5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关于调整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
通知提到,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全面落实房地产长效机制,支持各地从当地实际出发完善房地产政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按照国务院有关部署,调整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
通知内容包括:一、对于贷款购买普通自住房的居民家庭,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调整为不低于相应期限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减20个基点,二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按现行规定执行。二、在全国统一的贷款利率下限基础上,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各派出机构按照“因城施策”的原则,指导各省级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根据辖区内各城市房地产市场形势变化及城市政府调控要求,自主确定辖区内各城市首套和二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加点下限。
2019年8月,人民银行发布公告称,从2019年10月8日起,新发放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以最近一个月相应期限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定价基准加点形成。定价基准转换后,全国范围内新发放首套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不得低于相应期限LPR(按8月20日5年期以上LPR为4.85%);二套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不得低于相应期限LPR加60个基点(按8月20日5年期以上LPR计算为5.45%)。
根据过去的公告,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只能在LPR基础上上浮。此次调整,实际上是允许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一定限度下调。
对此,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此次央行明确了一条重要的思路,即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调整为不低于相应期限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减20个基点。从该表述可以看出,当前对于贷款利率的下行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支持政策。利率下限允许进一步下调,这使得商业银行贷款的空间更大,有助于后续更好地促进房贷实际贷款利率的下调。类似下调20个基点的表述,充分说明下调的力度比较大,这也将引导银行后续更好地制定贷款政策,尤其是推介一些低成本贷款的利率。同时,此类下调主要是强调首套房,实际上也是希望刚需购房成本进一步降低,是非常好的支持刚需购房的政策。
严跃进分析,此次央行政策选择在周末发布,也说明政策下调的引导非常紧迫和必要,充分体现了金融部门对于当前房贷成本降低的导向,其会产生四个重要的影响。
一、有助于引导地方政府和银行机构进一步调整贷款政策,尤其是在房贷利率方面,能降则降、能低则低,充分为低成本购房落实优惠政策。
二、有助于引导房企积极推盘和销售,尤其是结合近期的房贷利率成本较低的优势,鼓励房企积极销售,充分带动房地产交易行情的活跃。
三、有助于进一步降低购房者的成本,同时结合近期各地政策持续放松的工作,客观上可以进一步促进购房者购房压力的减少。包括降低首付、降低房贷利率、松绑二手房限售、松绑限购等政策在一起,将为5月中下旬以及后续市场交易的活跃创造更好的条件。
四、有助于各地基于实际情况开展房地产贷款工作,一些市场交易行情疲软的城市,将基于差别化的信贷政策工具,积极开展更宽松的房贷政策。
红星新闻记者 吴阳 北京报道
编辑 柴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