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搭载着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组合体成功发射。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23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阶段的第3次载人飞行任务。飞船入轨后,将按照预定程序,与空间站组合体进行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后续,航天员将进驻天和核心舱,开启为期6个月的在轨驻留,开展空间站平台维护与照料、机械臂操作、出舱活动、舱段转移等工作以及空间科学实验、技术试验。
此次任务中,在运载火箭系统、测控通信系统以及发射场系统中,都能看到位于成都的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以下简称“十所”)的智慧。
外测应答机、飞船逃逸指令接收机:运载火箭的“火眼金睛”
在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中,十所配套的设备有双频测速应答机、脉冲应答机、飞船逃逸指令接收机、双频测速应答机测试仪、脉冲应答机测试仪等。其中应答机安装在运载火箭上,与地面系统协同完成火箭飞行的测速、定位,对运载火箭的全程实时航迹测量,并判断飞行是否正常,直到箭船分离,提供精准的外测数据,承担着运载火箭“眼睛”的功能。同时为了以防万一,当火箭出现异常危及航天员生命安全时,飞船逃逸指令接收机将根据危险信号发出“逃逸”指令,帮助航天员瞬间逃生。
测控通信系统:搭建天地“生命线”
载人飞船的轨道测量、遥测数据接收、遥控指令发送、话音传输等都要依靠测控通信系统完成,参与此次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的测控通信系统涉及了多个陆基、海基以及天基测控通信系统,十所作为载人航天工程测控通信系统坚守的主力军,承研了其中一半以上的系统,包括部署于三亚、喀什、佳木斯等地的多套陆基统一测控系统、“远望”系列船载统一测控系统,以及天链一号、天链二号中继卫星系统地面终端站等。形象地说,这些来自十所的产品,为发射任务提供了可靠的测控通信“天地生命线”。
发射场系统:提供时间频率基准
T0控制台是安装在发射场系统中的重要设备,主要提供火箭发射的倒计时、反馈运载火箭的点火和起飞时刻,并分发到通信、测量和控制等系统。也就是不仅要准时发出点火指令,而且要反馈点火是否成功、是否成功起飞、何时起飞等信息。十所为各系统配置的时统设备担任着“时间指挥官”的角色,以3000年不差1秒的精度,为分散在各地的用户设备提供进行“精准同步”,提供标准时间和频率信号。
红星新闻记者 彭祥萍
编辑 柴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