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兴隆湖畔,看见公园城市的模样

红星新闻 2022-06-19 21:15

找一片绿地,备一桌美食,撑一顶帐篷,这个夏天,露营承包了成都人三分之一的快乐,并频频被各媒体平台关注报道。

6月17日晚间,央视新闻频道《新闻1+1》聚焦天府新区兴隆湖畔,在北京演播室里的白岩松,连线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公园建设管理处处长吴江,畅谈“露营”。

天府新区兴隆湖畔是成都市民用脚走出来的公园(绿道)阳光帐篷区开放试点点位。为什么选择天府新区,为什么偏爱兴隆湖畔?

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四川天府新区时指出,天府新区是“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节点,一定要规划好建设好,特别是要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努力打造新的增长极,建设内陆开放经济高地。

2020年1月3日和10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两次专题研究部署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明确“支持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支持四川天府新区在公园城市建设中先行先试”,对深化公园城市建设寄予了深切期许。

2022年4月26日,中国共产党成都市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开幕,大会报告《牢记嘱托 踔厉奋发 全面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天府新区公园城市先行区建设以及成都科学城加快塑造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先发优势等指明了奋斗目标和工作方向。

从首提地到先行区,从蓝图到行动,每一步都饱含着习近平总书记的深切关怀,寄予着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殷切期望。四年来,天府新区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初心,践行先行先试的战略使命,不断提升新区建设水平,逐渐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成都都市圈的增长极和动力源。

▲兴隆湖

生态成势

城市嵌入青山绿水间

从成都天府广场开车40分钟到达兴隆湖,渐渐少了嘈杂与喧嚣,只有虫鸣与鸟叫。对露营新手潘琦来说,这里是她和朋友的短途“都市逃跑计划地”之一。把“家”安在户外,沉浸式地游玩,看兴隆湖白鹭翩飞,赏湖底鱼虾成群。潘琦说,“沿着兴隆湖向东远望,龙泉山绵延起伏,天气好时,雪山的轮廓清晰呈现。”

临近露营地,兴隆长滩让孩子们体验“赶海”的乐趣,湖畔书店、浮水廊、白泽坞……都为市民提供了绝佳的取景点位。

当夜幕降临,兴隆湖既温馨闲适又热闹喧嚣,湖对岸的咖啡馆是看日落的绝佳位置;酷飒的玩陆冲的朋友一路带着风;篮球场上的健儿动作如行云流水转身,吸引了不少人驻足围观。

如今的兴隆湖演绎着生命的活力,把公园城市建设深入城市肌理。从事芯片相关工作的王强已经在兴隆湖畔工作五年。每天下班后,他都会来湖边“遛娃”,“孩子很喜欢在湖边跑来跑去,家里的老年人也喜欢来这儿吹吹风,晒晒太阳,很舒服!”

▲兴隆湖沙滩绿道

统筹三生空间,锚固70.1%的蓝绿空间,刻画“显山露水、错落有致”的城市形态,将城市嵌入青山绿水之间……作为公园城市“首提地”的天府新区,通过4年的实践探索,已形成了一系列可推广、复制的公园城市研究成果,率先发布公园城市指数框架体系和公园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新时代公园城市典范”“天府中央法务区”先后入选中国改革典型案例,“天府公园城市”与“浦东奇迹”“雄安质量”“滨海速度”一道成为国家级新区发展的靓丽名片。

下一步,天府新区将“形神并备”建设生态城市,推动大美颜值向多元价值转化。突出“空间形态”和“内涵价值”,全尺度构建绿色化、高韧性生态环境,全域化推动自然地貌与城市建筑和谐共融,真正使公园城市绿水青山的“底色”更亮、金山银山的“成色”更足。

▲兴隆湖绿道

创新成林

释放科技创新澎湃动能

在兴隆湖不远处,基本完成搬迁工作的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生物所、山地所、光电所等中科院成都分院系统内多个科研单位已经渐渐步入研究工作正轨。

从华西坝到兴隆湖畔,未来,这个新园区将以国科大成都学院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为核心,以大科学装置和科教基础设施为支撑,以中科院20余家研究所和创新单元为依托,打造科教融合创新生态圈,成为国家创新策源地、成渝高质量发展动力源和高端人才聚集地。

不仅仅是中科院成都分院,云从科技、商汤科技、华为鲲鹏等众多高新技术企业纷纷选择落户天府新区。如今,天府新区成都科学城已成为了集科研、创新、孵化等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地,这一切,也为天府新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着澎湃动能。

▲中科院成都分院

创新成林,这是天府新区探索城市功能导向下的高质量、内涵式发展路径,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数据显示,2021年天府新区正式迈入国家级新区第一方阵,地区生产总值突破4000亿元、增长9.7%,总量居国家级新区第5位,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实现2142.3亿元、增长12.7%。全年引进总部项目增长44%。研发经济加快起势,研发经费增长100%以上,规上高技术服务业营收增长61.3%。

党代会报告提出,未来5年要坚定不移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加快推动新旧动能接续转换。

天府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天府新区将“质效并重”建设活力城市,推动战略势能向核心功能转化。突出“创新驱动”与“开放聚合”,做优做强公园城市示范、创新策源转化、内陆开放门户、新兴产业旗舰、现代法务创新等核心功能,真正使公园城市功能支撑的“核心”更强、功能辐射的“靶心”更准。

▲天府大道穿过天府新区

治理智能

打造城市智慧治理体系

如今,徜徉在美丽的兴隆湖畔,照见的不仅有水润天府的生态价值,更有泽被后人的民生未来,展现出宜居宜业的美好前景。

打开手机地图,10分钟即可达到四川大学华西天府医院;5分钟即可抵达最近的幼儿园、中小学;地铁1号线、18号线让湖畔交通更加便捷;“巡游巴士”招手即停;麓湖公园社区不仅仅是常住人口近万人的普通社区,也是旅游胜地,每年吸引着上百万游客……“社区在规划之初就考虑到了商业发展,按照10%的公共服务设施、20%的商业、30%的住宅和40%的绿化来规划建设。”麓湖公园社区党委书记王燕告诉记者。

▲湖畔书店

让城市更聪明、更智能,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天府新区以公园城市为统揽,加快打造融合科技魅力与生态价值的公园城市体系,完善幸福美好的生活服务,提升区域内职住平衡率、15分钟高品质公服配套率,建设科学特征明显、环境绿色人文、运行灵活高效的“公园城市、科学家园”。

下一步,天府新区将“社群并治”建设人民城市,推动城市变量向发展增量转化。以精准精细、共建共享、智慧智能、安全韧性为方向,塑造全龄化生活场景、品质化服务场景、人文化社区场景、韧性化治理场景,真正使公园城市为民惠民的“温度”更浓、共建共治的“力度”更实。

红星新闻记者 郑晓凤 摄影 周勇良

编辑 陈怡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