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对于高中低不同疫情风险下的企业要分类施策,不得简单要求停工停产

红星新闻 2022-06-02 16:45
进入
长安街
阅读更多内容

6月2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统筹疫情防控和重点行业生产有关情况。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副局长陶青表示,在统筹疫情防控和制造业生产方面,政府重点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统筹指导、加强协调;二是靠前服务、加强保障。

在指导协调方面,陶青表示,一是要落实属地责任,统筹疫情防控和制造企业生产,切实落实好各项惠企政策。

二是要分区分级指导企业做好稳定生产方案和应急预案。对处于高中低不同疫情风险下的企业,分类施策、科学指导,不得简单要求停工停产或者限制产能、人员到岗率等。

三是在发生疫情、确需停工限产时,地方要严格履行程序。对制造业重点企业和民生保供企业,应由地方行业主管部门评估后向当地联防联控机制报告;对处于产业链关键环节、涉及产业链全局的重点企业,要由省级行业主管部门和综合经济管理部门评估后,按程序向省级联防联控机制报告;谨防“随意关停、一关了之”。

在加强服务保障方面,陶青表示,要发挥好重点产业链供应链保链稳链等机制作用,聚焦难点堵点卡点,落实好“白名单”制度,以点带链、以链带面,推动涉疫地区企业尽快复工达产。

对于“白名单”制度的最新情况,陶青介绍,随着疫情逐步平稳,5月份工信部对企业“白名单”进行梳理,根据产业链节点企业复工复产情况动态调整企业“白名单”。目前工信部“白名单”企业共1722家。同时,工信部指导各地制订省级“白名单”企业2.08万家,积极推动省际互认和信息共享,协同联动解决具体问题、破解堵点卡点,全国工信系统协调解决企业问题诉求4.3万多个,重点地区、重点行业复工达产步伐明显加快,保通保畅工作取得明显成效。陶青强调,“白名单”制度是保链稳链的重要举措,也是在特殊情况下的应急之举,其目标是要全面实现复工达产。

陶青还强调,全力保障物流通畅。各地要实施好在疫情防控条件下重点物资运输车辆通行证制度,建好用好物资中转站,通过甩挂运输、现场过驳、人员检疫等方式,有效阻断病毒传播,确保物流通畅。

在做好企业稳定生产服务保障方面,陶青表示,对因出现疫情启动稳定生产方案的企业,特别是实施闭环生产的企业,各地行业主管部门要主动服务、靠前服务,“一企一策”,积极协调疾控、交通、公安等部门做到防疫检测优先、人员返岗优先、运输运力优先、通行仓储优先、生活保障优先等“五优先”。对于因疫情原因停产的企业,要帮助企业科学精准做好防疫工作,积极创造条件复工达产,同时要支持银行、保险、船代、货代、快递、专卖店等关联行业同步复工。

红星新闻记者 胡伊文 吴阳 北京报道

编辑 陈怡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