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报告文学《张桂梅》研讨会举行:全书塑造了一个鲜活生动的张桂梅形象

红星新闻 2022-06-11 19:49
进入
文化快报
阅读更多内容

 “全书塑造了一个鲜活生动的张桂梅的文学形象。”红星新闻记者获悉,由《中国作家》杂志社、云南出版集团共同举办的长篇报告文学《张桂梅》作品研讨会,于6月10日在北京和云南以线上线下的方式举行。

中国作协副主席吴义勤,云南出版集团总编辑田大余,评论家梁鸿鹰、何向阳、李朝全、路英勇、石一宁、李炳银、黄传会、胡平、陈福民、王必胜、刘琼、王国平、傅逸尘,以及云南人民出版社社长赵石定,云南出版集团党委宣传部部长仇迎春,云南出版集团出版业务部部长黄慧,云南人民出版社副社长尚语,云南人民出版社文艺读物编辑部主任马非,云南人民出版社新媒体设计中心主任马滨,《中国作家》杂志社纪实编辑部主任佟鑫等与会研讨。会议由《中国作家》主编程绍武主持。

张桂梅是一位扎根于滇中大山的中学教师,她的事迹感动了全国。报告文学作家李延国以及王秀丽合作的长篇报告文学《张桂梅》,真切真实地讲述了张桂梅感人事迹,全方位、多角度展现了张桂梅有血有肉,充满母爱,具有伟大奉献精神的形象。

吴义勤在致辞中表示,这是一部非常有温度、有情怀,洋溢着时代精神,而且在艺术上也很有特色的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品。全书生动地刻画和塑造了一个鲜活的、生动的、丰满的、立体的张桂梅的形象。张桂梅是一个时代楷模,在大家心中是个英雄,但在作家面前,她首先是一个普通人,是女儿,妻子,老师,最后才是英雄。书中对她的日常生活,她的人生历程,她的成长道路,挖掘得非常深入,也让我们看到了英雄在生活中的另一面,有笑有泪、有爱有恨,细节丰富,没有拔高,没有夸张修辞,为报告文学创作提供了很好的艺术经验。

田大余在致辞中表示,长篇报告文学《张桂梅》就是一部重要的主题出版物,作者多次深入丽江华坪一线,对张桂梅老师以及她的学生同事进行了广泛深入而细致的采访,获得了关于张桂梅老师的大量的第一手材料,进而深入主人公的精神世界,感知主人公的崇高情怀,在此基础上精心构思全方位、多角度的把一个可亲可爱、可敬可佩、平凡而又伟大的人民教师的形象展现在读者的面前。

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梁鸿鹰认为,这部作品写出了信仰的力量,写出了一个新时代的最可爱的人的品格。张桂梅在极端艰难困苦和贫穷中成长,疾病与她如影随形,但是她顽强的意志,独立的人格,使她克服了各种困难,成就了一番事业。作品也写出了她的大爱,她在一个教育落后的边远地区,用文明的乳汁抚育下一代,把美育、文明带入了教育当中,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献给了这份伟大的事业。

作家出版社董事长路英勇谈到这部作品给予了自己特殊的感动,很大的情感冲击。他说,读这部作品几乎是在读一部中国女性的奋斗史,还还原了在中国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背景下,一位非凡女性、一位人民教师的生命历程。  

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何向阳着重谈到了这本书的艺术特色,它特别的写法,自始至终用了第二人称“你”来叙述,这是一种谈话式的、对话式的叙述,拉近了读者和作者、主人公三者之间的关系。

《民族文学》主编石一宁认为,作者面对一个如何表现英模人物的先进性,同时又保有文学的生动性的课题,可喜地给予了读者更多的东西,既从人物的事迹中产生厚重的感受,又通过作者深入挖掘获得了丰富的人生启迪。

中国作协创研部副主任、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李朝全也认为本书最令人感动的是里头大量丰富的情节、细节,这些故事是细小的,但是很独特的,感人至深,可以说张桂梅是社会造就的,也是时代造就的。

红星新闻记者 张世豪 编辑 蒋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