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红星新闻记者见到邓建时,他一边揉眼睛,一边笑着说:“我已经上了快十年夜班了,黑眼圈重得很。”随后他补充道,“我们这一行的黑眼圈都重。”
邓建是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成都工务段石板滩线路车间一名线路工人,已经为成渝铁路“服务”近30年。他的父亲邓礼锡曾经是一名巡道工,也在成渝铁路线上工作了20余年,从青丝到白发,今年已80岁高龄。
1952年7月1日,成渝铁路正式通车。
从1970年到2022年,这对“父子兵”守护着成渝铁路,用脚步丈量着一块块钢轨,用双手感知着一步步变化。
每天步行8公里
父亲用脚步丈量成渝铁路
“1952年成渝铁路通车时,我那时根本想不到,我们一家人都将和它产生紧密的联系。”邓礼锡笑着说。
▲1952年7月1日,新中国成立后建成的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通车运营 资料图
作为一个老铁路人,邓礼锡今年已经80岁高龄,但依旧精神矍铄。回忆起当年人来货往的成渝铁路,邓礼锡记忆丝毫没有模糊,那些往事仍历历在目。
邓礼锡1970年来到成渝铁路,是一名巡道工,主要负责巡视铁路线路、保持线路设备完整和质量均衡,使列车能以规定速度安全、平稳、不间断地在铁轨线路上运行。
上班时,邓礼锡就背着十多斤的巡道包,里面装着螺丝、扳手、电圈等工具,沿着铁轨一路巡视。对于铁轨上的小问题,比如螺丝坏了等情况,邓礼锡就及时处理;对于无法当下处理的问题,他就需要将问题记录下来,反馈给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成渝铁路线路气温高,在下午2点时,钢轨的温度能达到50多度。“两条钢轨受热胀冷缩影响,在温度较高的时候,钢轨内部应力增大,轨道结构容易出现胀轨,一旦胀轨,轨道就会出现弯曲、变形等,从而影响列车行车安全。”邓礼锡说,在这个时候,他就要用冷水将钢轨淋湿,为钢轨降温。
趴下、起来、起来、趴下……在烈日下,邓礼锡要无数次重复这样的动作,检修铁路。每天邓礼锡需要在铁轨上徒步走上八公里,用脚步丈量着一块块铁轨。
“现在好了,好太多了。”提及自己眼中成渝铁路的变化,邓礼锡连连点头,不断重复着“好太多了”这几个字。“路基变好了,铁路也变好了,变化太大了。”
邓礼锡回忆说,由于成渝铁路线路雨水多,暴雨时会涨水,可能会把路基的泥巴冲垮,“遇到这种情况,我们要通知调度,不要放车过来。同时我们要在道路前方设置火炬,如果已经有火车过来了,看到火炬就会停车。等我们抢险维护之后,才会恢复通车。”
而如今,在成渝线进行大修清筛、集中更换轨枕岔和开展工电、电力设备集中维修等维护后,已经和以前大不一样。“路基也变好了,钢轨也是无缝线路了,不易损坏,好保养。”邓礼锡笑着说,“路变好了,火车速度也变快了,也更安全了。作为一名老铁路人,真是感慨万千。”
见证自动机械工具代替手动工具
儿子用双手养护成渝铁路
1993年,邓建从父亲手中接过养护成渝铁路的“接力棒”,成为了一名线路工人。换枕、焊缝、打磨钢轨……邓建每日的工作任务,就是养护铁路。
“昨天晚上就是焊缝打磨、刷新标志、安设防爬观测桩。”邓建打开手机,向记者展示着昨晚的工作安排。他的工作都是晚上开展,晚上11点从龙潭寺道岔工区出门,来到石板滩车站,零点开始工作,结束工作后回家往往都已经到凌晨四五点了。“其实我们上夜班,也是成渝铁路的变化。”
▲邓建
邓建告诉记者,以前线路工是上白班的,线路上没有火车通行时就可以下道进行养护维修作业。“随着列车运行速度不断提高、行车密度不断加密,昼间利用列车间隔维修已不能满足维修及安全需求。特别是动车开行后,我们的施工维修作业彻底转入夜间。”
除了上班时间有了变化以外,为成渝铁路“服务”的这些年,邓建还见证了成渝铁路更多的变化。邓建介绍说,除了钢轨和轨枕更好之外,使用的其他配件也越来越先进,自动的机械工具代替了原来的手动工具,电动扳手取代了手工扳子,液压起道机取代了齿条压机,电动振捣棒取代了“八斤半”捣镐,所有这些变化在邓建的脑海中依然记忆犹新。“设备更换后,我们工作效率提升了,火车的速度也提升了,成渝两地通行效率也提升了。”
如今,邓建已经为成渝铁路服务了近30年,这些年来,他抚摸过无数钢轨,用双手养护着这条线路。
在采访的最后,邓建笑着告诉记者,“我还有三年就要退休了,等退休了,我就坐动车,通过成渝铁路去重庆玩一趟。”
这一次,邓建将不再是用脚步丈量铁路,也不是用双手养护钢轨,而是坐上动车,感受动车车轮在自己养护多年的钢轨上呼啸而过。“那一定是不一样的体验,我已经开始期待了。”
红星新闻记者 彭惊
编辑 谭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