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15日是第10个全国低碳日,也恰逢全国节能宣传周。为响应“落实双碳行动,共建美丽家园”低碳日活动主题,今日,四川机场集团联合四川航空公司,3U6933、3U8963两班全流程碳中和航班分别从成都天府机场、成都双流机场同时起飞。
▲双流机场纯电动客梯车
四川机场集团、四川航空公司统筹航班运行地面和空中两个阶段,计算出各自为保障旅客出行在安检值机、行李托运、航站楼商业服务、地面车辆运行和航班空中飞行等所有环节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并通过购买国家核证的自愿减排量,进行了同等当量的碳抵消,实现了航班“绿色出行全流程碳中和”。后续,四川机场集团还将继续提高能源效率、转换能源结构,并主动参与碳市场交易,加快绿色机场的经济价值转换。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十三五”期间,四川机场集团平均单位旅客能耗较基线下降了14.72%,节能减排成效显著。集团下属双流机场积极对标民航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新增车辆电动化比例高达88.27%,飞机APU替代设施使用率接近100%,荣获“民航打赢蓝天保卫战先进单位”称号;天府机场全场绿色建筑三星比例超过80%,全场绿地率达42.6%,拥有地下全埋式污水处理厂和莲花湖生态机场公园,成为“国内领先”的绿色标杆机场和“国际一流”的绿色典范机场。
▲天府机场莲花湖生态公园
“十四五”是我国“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当前,四川机场集团已经编制公布了《十四五绿色发展规划》《机场塑料污染治理五年行动计划》等专项规划措施,未来将全面健全绿色发展机制、完善绿色支撑体系,打造让“旅客具有幸福感、行业具有竞争力、社会具有满意度”的一流低碳机场、先进节能机场、巴蜀花园机场和集约可持续机场。
此外,在2021年“全国低碳日”,也是川航首次探索碳中和航班,采用农村户用沼气CCER抵消航班飞行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今年,川航通过与机场合作,围绕值机、托运、安检、飞行、餐饮消费、车辆保障等多个环节,采用林业碳汇抵消碳排放,实现了航班从地面到空中全流程的碳中和。
此外,川航还积极与机场、航司、科研单位等协同联动,搭建减碳“朋友圈”,共同助推绿色发展。2018年,川航与四川省机场集团签署《绿色民航节能减排合作框架协议》,此后双方在蓝天保卫战、绿色机场建设等方面深入开展合作。
据介绍,未来,川航将继续坚持走绿色、生态、低碳的发展路线,保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以航空器节能减碳为核心,多措并举,确保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低碳能源消费占比不断提升,资源利用效率稳步提高,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红星新闻记者 邹悦
编辑 谭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