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共绘一张产业图谱,清晰呈现“圈”内成员产业发展布局和市场供需信息。成都都市圈协同发展再迎创新举措。
6月18日,红星新闻记者从四川省推进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上获悉,目前成都都市圈初步研究形成“1+3+4”产业图谱体系,即1个“产业链总图谱”、3张图、4张清单,共同梳理产业链上下游、左右岸,找准有望突破形成优势的重点环节、影响发展需要壮大的薄弱环节、制约发展急需引进的缺失环节。
强链条、育集群、建体系
都市圈各成员间产业协作“硕果累累”
统筹组织机制,成立创新产业协作专项合作组;联合产业联盟、行业专家共同梳理产业链条;发挥各市比较优势,促进都市圈分工协作,提升产业链整体水平;根据四市园区发展特点和承载能力,探索共赢机制,规划建设新的承载空间;发挥链主带动作用以商招商、链接产业基金资本招商、统筹城市资源市场招商……在协同发展路径上,成都都市圈通过实施产业建圈强链,共建产业协作体系,在体制机制、企业协作、园区建设、产业集群培育的等方面结出“硕果”。
推动产业建圈强链,已经成为成都都市圈的一大共识。会上,成都都市圈创新产业协作专项合作组介绍,通过联合产业联盟、行业专家共同梳理产业链条,围绕重点产业链初步选出具有产业链整合力、供应链掌控力、创新链溢出力的链主企业50余家,打造以链主企业为中心、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产业生态体系。这项举措成效凸显,比如,成都400余户供应商为德阳东汽、东电、国机重装等链主企业提供产业配套,成资80余户企业围绕成都中车与资阳机车等链主企业实现产品配套。
成都都市圈内,企业协作频次正在加密。成德联合研制氢燃料电池公交车落地运行,成眉在有机发光材料方面实现产业合作,成资联合推动智能炒菜机器人、UCN益生菌等产品试制成功,德恩精工在成眉形成“研发+转化生产”的双城经营格局。
跨区域共建高标准产业园区加速推进。目前,成都华西医美健康城与眉山经开区共建成眉大健康产业武侯总部基地、东坡生产基地,成都医学城、成都未来医学城与资阳高新区围绕牙科领域共建天府国际口腔医学城,武侯区与东坡区、金牛区与什邡市达成产业园区合作协议。
通过共同推进产业集群培育,目前,成德高端能源装备、成都软件信息服务产业集群已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共同促进都市圈产业链招商,中航锂电项目落户成都经开区,东旭光电等重大项目入驻德阳,中创新航等电池及储能项目落地眉山,大批优质口腔设备项目落户资阳“中国牙谷”。
瞄准重点环节、薄弱环节、缺失环节
一张图谱明晰产业链上下游、左右岸
随着成都都市圈产业协作深入推进,如何找准关键环节重点发力?如何形成更加精准的产业协作关系?如今,成都都市圈初步研究形成“1+3+4”产业图谱体系。
具体来看,这张产业图谱包含1个“产业链总图谱”;3张图,分别为链主企业布局图、重点产品链图、产业发展路径图;4张清单,分别为人才需求清单、产业基金清单、关键平台清单、关键技术需求清单。
这张清单的绘制过程中,除了政府产业部门外,行业专业、研究院所也参与其中。在四市共同确定的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医药健康等产业中,选择优势产业链,共同梳理产业链上下游、左右岸,找准有望突破形成优势的重点环节、影响发展需要壮大的薄弱环节、制约发展急需引进的缺失环节,绘制产业图谱。
目前,成都已根据产业建圈强链要求,绘制出11张产业链总图谱和相应子图谱,并将以此为基础,开展四市协同产业链筛选、资料收集和产业图谱体系绘制等相关工作。
瞄准更长的发展愿景,成都都市圈将协同开展产业研究,完善利益共享机制,共同办好对接活动,联合抱团招商引资,为同城化产业协同发展打强根基,推动都市圈产业建圈强链走深走实。
比如,在协同开展产业研究方面,成都都市圈将加快实施成都都市圈制造业发展白皮书、制造业协同发展规划、协同发展指标体系等6个课题,并依托研究成果,深化完善产业图谱,制定产业链促建和项目招引政策措施。
红星新闻记者 钟茜妮 宋嘉问
编辑 陈怡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