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错觉,今年的蚊子是不是少了啊……”7月25日,网友发布的微博话题“今年的蚊子好像少了”意外登上热搜榜第一位,不少网友纷纷表示同感,很多人发现之前准备的花露水和电蚊香都落灰了。
微博截图
蚊子真的变少了吗?7月26日,红星新闻记者联系到昆虫学家,得到了肯定的回答。原来,当水温超过35℃,蚊子卵、幼虫、蛹在水里就会停止发育,甚至大量死亡。不仅仅是蚊子,蜻蜓、竹节虫、螳螂、蝴蝶等昆虫都会受到高温天气的影响。
热搜第一:
今年的蚊子好像少了
“大家有没有感觉到今年的蚊子有点少了?”25日,网友简单的一问,引发了许多人的兴趣,答者如云,相关话题“今年的蚊子好像少了”则冲上微博热搜。截至发稿前,话题阅读次数达到3.7亿次,讨论次数3.3万次。
@你我都在对的时间点:适者生存,明年不会是耐高温的蚊子吧。
@开心笑笑乐:今年蚊子真的少了,我们的电蚊香都没派上用场,也没被蚊子咬过。
@炒米冷清清:要不先别开空调了,先把蚊子热死?
对此,不少市民也反映,最近蚊子确实少见了。有人猜测,是不是蚊子受不了高热环境,今年都迁徙到凉快的地方去了,或者因为无法耐高温停止发育了?
昆虫学家:
许多昆虫都受到高温影响
对此,华希昆虫博物馆馆长赵力告诉红星新闻记者,有研究发现,最适合蚊子生存的温度在22℃~32℃之间。当水温在25℃左右时,蚊子繁殖发育最快。当水温超过35℃,蚊子卵、幼虫、蛹在水里就会停止发育,甚至大量死亡。特别是持续高温天、户外水塘、积洼的水不断被蒸发,暴晒后水温很高,蚊子根本无法产卵。
蜻蜓停止羽化 图据受访者
赵力说,不仅仅是蚊子,蜻蜓、竹节虫、螳螂、萤火虫等许多昆虫都会受到高温天气的影响。比如蜻蜓,“青城山有的地方的蜻蜓幼虫因为高温发育停滞了”。6月初,赵力在青城山一处水洼里见到很多角斑黑额蜓幼虫,这个种类在青城山和龙门山的低海拔沟渠很常见。当时,它们陆续羽化,但是在6月底、7月初的高温天气阶段,幼虫的发育似乎停止了,没有继续羽化。
在前段时间的高温天气中,赵力饲养的竹节虫也因为高温停止蜕皮,“中国巨竹节虫在日最高气温达到34度以上之后,就会停止发育和蜕皮。”此外,还有螳螂、蝴蝶等昆虫,甚至连8月底、9月初才出现的樱花水母,今年7月就被发现了,提前了整整一个月。
虽有例外
但高温对昆虫来说弊大于利
但是,蝉却是独特的例外。“有没有发现今年的蝉鸣更响亮了?”赵力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在高温天气里,蝉从地下钻出来的数量反而增多。这是因为地下的气温变化比较慢,蝉幼虫要达到一定平均温度以后才从地下钻出来,而高温天气能提前催化蝉的幼虫集中到达地面。就成都来说,今年很多蝉的爆发时间明显比前几年提前了半个月左右。
这可以理解为,往年要到很热的时候,蝉才会从地下钻出来,因为今年热得早,它们提前破土,而且如果后续温度合适,还有更多的蝉出现。另外,青城山萤火虫的出现也提前了十来天。
总的来说,全球气候变暖对整个生态影响是很明显的,“我前段时间去折多山和贡嘎山考察高山蝴蝶,发现一些种类的高山蝴蝶,由于气温变化,数量大幅度减少了。”赵力说。
气候变暖,对生物来说是弊大于利的。赵力认为,虽然生态系统有自动调节的能力,一般来说可以自动修复,但高温确实打破了很多生物原来的发育节律,极端温度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是肯定的。
红星新闻记者 戴佳佳
编辑 张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