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以“崇信守安全 携手护未来”为主题的2022四川校园食品安全论坛在成都举行。由四川省教育厅、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指导的此次论坛,旨在响应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共创食安新发展,共享美好新生活”主题,论坛邀请相关部门、专家学者、企业协会等共聚一堂,共商校园食品安全品质提升之路,携手护航校园食品安全。
“明厨亮灶”“实时监管”“智能留样”
成校园食品安全关键词
近年来,四川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风险严控,压实责任链条,创新监管方式,完善工作机制,坚决筑牢食品安全每道防线。尤其针对校园食品安全,通过开展学校食品安全教育、食堂餐食膳食平衡、食材配料严格甄选等一系列举措,四川校园食品安全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如何建立合理的食品安全风险交流机制、减少食品安全系统性风险、提高学生及家长的满意度,一直是社会关注的话题。
从近一年来的校园食品安全相关公开报道数据可以看到,“明厨亮灶”相关数据量最大;“双随机、一公开”“食品留样”“校长(园长)负责制”“‘食育’计划”等关键词热度均较高;在保障校园食品安全创新做法中,“实时监管”“智能晨检”与“智能留样”热度较高。四川省对于“实时监管”的报道数量则在近几个月一直呈现走高趋势。在对四川各市州出台食品安全相关制度、政策等报道的盘点中看到,成都市近一年来,校园食品安全相关话题热度最高,位居全省第一;位居第二的广元市相关数据有321条,自贡市位居第三;雅安市则在科技赋能、探索创新做法的发布数据量最多。
四川黑科技助力“同心护食安”
在“同心护食安”沙龙环节,成都市新都区市场监管局餐饮管理科副科长杨静、成都石室锦城外国语学校总务处主任黄玲,从不同角度探讨如何攻克校园食品安全管理难题。君华高科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潘海军则分析到,食材来源分散等是校园食品安全的隐患和难题,要实现更高级别的监管以及监管的实时互动,则需要AI人工智能监控设备的助力。未来,机器人通过人脸识别严格锁定食堂后厨工作人员,双手放进它的“肚子”里,快速检查他们手上有无伤口、异物,更记录咽喉症状等多种健康信息,待查验无误人员方可通过门禁进入后厨……这样高效运转的食品安全监管场景将在今后越来越多的四川校园里“实战”呈现。论坛还现场连线雅安市汉碑慈济小学食堂,共同感受智能化监管带来的便捷和安全。
论坛上,来自四川省美食家协会、养乐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中粮可口可乐饮料四川有限公司、新希望华西乳业、康师傅、芭夯兔、锦弘兴盛等相关行业协会、企业的代表,共同发布四川校园食品安全守约倡议,号召社会共同防范校园食品安全风险,全力构建社会共治的校园食品安全体系。
红星新闻记者 张博 周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