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通院“护脸计划”一周年,首次发布相关生态合作方案

红星新闻 2022-07-21 14:13

红星资本局从中国信通院获悉,7月20日,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下称“中国信通院云大所”)、可信人脸应用守护计划(下称“护脸计划”)、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TC602联合主办的“2022护脸计划成果发布会”在线上召开。

官方公布了2022年护脸计划最新评测结果,通过人脸识别安全、合规专项评测的企业包括招商银行、浙江大华、马上消费、蚂蚁云创、阿里云、支付宝、北京华品博睿、成都旺小宝、滴滴信息安全等。

据了解,中国信通院于2021年4月7日启动“护脸计划”,旨在促进人脸应用健康发展,目前成员单位已经达到144家。“护脸计划”囊括中国电信、招商银行、北京银行、阿里巴巴、蚂蚁、小米、京东、字节跳动、腾讯云、华为、乐信等众多企业。其中人脸安全合规评测已有20余家企业参评,包括行业头部的人脸识别技术提供方,以及银行、互联网金融等行业的技术使用方。

红星资本局了解到,“护脸计划”在2022上半年陆续定稿多项人脸识别安全、合规评估规范,开展面向热点人脸识别产品应用能力要求的制定工作,逐渐形成完善的护脸计划评估规范体系。

图据IC photo

据信通院相关人士介绍,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防疫系统的基础能力要求和评估方法目前正在编制中,预计本月将有定稿。

会上,中国信通院云大所内容科技部公布了“护脸计划”生态合作方案。通过“护脸计划”测评的企业,可以在已通过测评的产品上使用、展示“护脸计划”标识,以提升其产品影响力,共建“护脸”生态圈。据悉,首批满足“护脸计划”标识使用条件的单位共有24家。

中国信通院云大所内容科技部副主任石霖表示,制定护脸计划标识使用规范授权给参与评测的企业,也是给用户和相关的采购方提供一个使用参考。

而获评企业在使用标识中并非“一劳永逸”。石霖指出,标识使用期限是通过相关评测后两年内,且企业方仅限于在已经通过护脸计划评测的产品上使用和推广,“目前这个标识所属权由中国信通院所有,一旦我们发现企业方有违规情况,将提交相关部门进行依法查处,并追究相应责任。” 

红星新闻记者 王田

责编 任志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