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首列东南亚经钦州港至双流的海铁联运回程列车,抵达成都(双流)空铁国际联运港,为四川本地企业运回了产业原材料和工业原材料:麦麸颗粒和石英砂。
“班列给四川制造企业送来了‘及时雨’,标志着成都(双流)空铁国际联运港‘空、铁、公、海’多式联运‘集、疏、运’中心的功能进一步凸显。”成都空港现代服务业发展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说,空铁国际联运港将开辟更多的路线,为企业提供更优质的物流选择方案,积极为畅通产业链供应链循环,稳定经济运行提供供应链支撑。
放大区位优势 提速货物集散
石英砂是重要的工业矿物原料,广泛用于玻璃、铸造、陶瓷及防火材料等领域,四川企业需求量大。
“这批石英砂共26柜、货值260余万,抵达双流区后,将借助省内铁路支线或公路,快速送往企业。”广西通盛国际供应链有限公司总监杨慧光说,每年从东南亚国家进口至四川的石英砂达1~2万吨。以往该公司主要采用铁路运至四川各市州站点后,再用汽车转运。
此次另辟蹊径,并非该公司一时兴起。成都(双流)空铁国际联运港是目前全省唯一紧邻国际机场的铁路场站,是目前川内条件较成熟,地理位置较好的“空-铁”联运货场。自运行以来,这里不仅开通了多条始发国际物流通道,还与“四川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首次实现了全域多点齐发。既能实现“川货”快速流通到世界各地,也能让世界各地的原材料和产品,便捷到达四川客户手中。
“这是我们最看重的地方,相比双流区,其他铁路站点后端集散限制较多。”公司总监杨慧光说,双流区地处四川的中间位置,公、铁路网更密,辐射范围更广,到全省各地的距离更为均匀,加之周边工业企业聚集度高,更能满足他们常态化运输的需求。
“这样一来,不仅会极大减少企业以往针对不同客户,选择不同铁路站点,带来的人力、物力及后端运力投入;也能更好控制货物运输时效和成本。”杨慧光介绍,此次时间缩短了一天,成本有一定的下降,既尝到了甜头,也更加坚定了公司的选择。
同时,双流区有航空优势,对企业管理、人员调度更方便和快捷。“计划在双流常态化实施货物集散,以更好服务四川市场。”杨慧光说。
强支撑保供应 护航经济可持续
7月23日,省委工作会议强调,要畅通产业链供应链循环,着眼经济运行强支撑保供应。双流区作为重要的航空枢纽,勇担使命是职责所在。
今年上半年,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地区)全货机及客改货航线航班架次同比增长66%,货物运输量9.8万吨,占国际(地区)货运量的84.5%,增幅达75.5%,可谓后劲十足、充满期待。
这样的担当自然也有成都(双流)空铁国际联运港。
一组数据也可说明。
自2021年9月27日运行至今,成都(双流)空铁国际联运港已连接老挝、越南、俄罗斯等境外9个国家、12个城市;累计开行国际班列100余列,运载货量3916标箱,货值近7亿元。
记者了解到,空铁国际联运港是国家第二批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和四川省五个重点铁路多式联运示范节点之一。它的目标是建成国际多式联运数字贸易港,成为西部陆空国际联运枢纽。
“预计到2025年,我们的国际班列开行需求量将达1700列。”成都空港现代服务业发展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介绍,成都(双流)空铁国际联运港,将持续整合国际物流、境内外采购、分销、国际贸易、报关、金融等全供应链服务,形成国际陆空联运枢纽集散能力、产业贸易聚集能力,更好满足产业供应链需求,助力经济稳定可持续发展。
红星新闻记者 吴华宇 图据双流融媒体
编辑 柴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