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赛迪顾问县域经济研究中心发布2022赛迪百强县榜单。成都市的5个县级市、3个县中有两地上榜,其中简阳市由去年的第100名上升至第93名,彭州市为首次进入榜单,位列第95名。
▲2022赛迪百强县榜单
百强县的评比从经济实力、发展潜力、富裕程度、绿色水平四个维度进行设置,每一维度都由相应方面的分指标构成,每个分指标又由若干个指标组成。评价体系不仅考察经济规模、收入水平等发展现状,也关注节能环保、科技创新等绿色、活力方面的评价。
从全国1800多个县域中脱颖而出,简阳和彭州两地做对了什么?继冲刺百强县榜单成功后,成都入围的百强县距离千亿县还有多远?榜单背后,成都县域经济的发展值得思考。
为什么是简阳和彭州?产业兴县做大规模
要找简阳和彭州的共同点,两地在“产业兴县”上都相当亮眼,但又各有特色。
首次入榜的彭州市,有多项数据位于成都郊区新城的首位。
2016年以来,彭州市经济综合实力取得历史性突破,GDP以跨越3个百亿台阶的速度保持快速增长,由2016年的360.7亿元提升至2021年的602亿元,总量稳居郊区新城首位,占成都市比重由2.96%提升至3.02%。同时,彭州的工业规模也稳居郊区新城第一。
支撑彭州作为四川县域经济发展强县的,正是在规模和结构上都具备一定水平的工业。四川最大的在建海相天然气开发项目川西气田、西南最大的农产品集散交易市场四川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全国最大的新型军用航空发动机维修基地丽春航空动力小镇、四川最大的中医药产业集聚区天府中药城等名片,构建起彭州的现代产业体系。
▲天府中药城 资料图
赛迪顾问县域经济研究中心在分析百强县特点时指出,夯实制造业主体地位是百强县进榜的重要原因,百强县基本完成了包含主导产业、特色产业、新兴产业的产业体系构建,具备了吸引资源要素的能力。
而位于龙泉山东侧的简阳市与成都东部新区抱团发展,共筑“东简协同发展共同体”,在机制创新上走出了新路。
成都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成都市推进区域协同联动招商,研究出台《市内跨区域联合招商及利益共享办法》,发挥县域相对富余的产业承载空间、环境容量和相对成熟的产业基础优势,鼓励中心城区、城市新区与郊区新城建立协作招商关系,协同招引产业链重大项目,成都东部新区与简阳市结对建立了招商合作关系。
例如,简阳市抢抓天府国际机场通航投运机遇,与东部新区共促临空经济产业集聚发展。正在加紧施工的四川能投天府云数据产业基地,有望在川打造最大规模的新一代数据中心,进一步服务成都空天产业功能区制造业数字化提升转型,并辐射成渝先进制造业集群。
根据四川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四川省争创全国百强县百强区百强镇支持奖励办法》《全国百强县百强区百强镇培育工作方案》,首批在全省范围内遴选5个区、8个县(市)作为全国百强区县重点培育对象。成都市有5个区(市)县进入《培育工作方案》名单,其中两个县级市即简阳市和彭州市。
冲刺百强县的征程中,简阳和彭州都享受到了重点支持。《培育工作方案》制定围绕重点培育对象产业培育、科技创新、要素保障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实行“一县(市、区)一策”“一镇一策”,集中政策资源予以支持,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在省级层面支持政策框架下,成都还专门出台市级配套支持政策。如今看来,政策的保障和支持,确保了两地冲刺百强县成功。
联通城乡,融合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与市辖区不同,县域空间其实是城乡连接点,上连城市、下通镇村。因此,评比百强县的“强”不仅要看产业的落地,也要看城乡二元制的打通。
赛迪顾问县域经济研究中心明确提到县域经济的这一定位:一方面,县域作为区域经济的基本单元,是城市间、不同区域之间发展差距的调节剂和缓冲带,在协调区域发展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基础性功能;另一方面,发展县域经济还是破解我国城镇化进程显著滞后于工业化进程的主要着力点,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在这方面,简阳市正努力探索创新,已开展城乡融合发展片区规划编制试点,建立健全以片区为单元编制乡村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实施体系。
▲简阳 资料图
一条长50.9公里的乡村振兴环线串联禾丰、平泉等5个镇街、12个村,今年该环线上将启动10万亩优质粮油产业园项目、天府农业科创园建设项目、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等8个重点项目。
“乡村振兴示范线的诞生是简阳打破镇村地缘限制,统筹资源连片发展,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生动实践。”简阳市发改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深入推进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做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从抓住空间规划的“牛鼻子”到统筹推进产业发展的重大布局,简阳正努力下好这盘“大棋”。
要素资源活,人才流动也要活起来。2016年以来,彭州市城镇化率不断提高,常住人口数由77.75万人提高到78.64万人,城镇化率由42.58%提高到49.13%。
成都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在解读成都郊区新城人口流入时指出,成都在持续提升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通过推动户籍制度改革,市内移居政策鼓励本市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本市农业人口已实行进城落户“零门槛”。同时,市外迁入政策已建立起条件入户和积分入户双轨并行的新型户籍政策体系,鼓励市外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地区。
离千亿县还有多远?
尽管冲刺百强县榜单成功,成都有且仅有的两个百强县排名都不高,离千亿县尚有距离。
今年4月初赛迪顾问发布报告,公布全国43个千亿县,四川无一县入围。统计显示,去年,简阳、彭州的经济总量分别为620亿元、602亿元。而成都的12个市辖区,已经有9个迈进了千亿俱乐部。
撤县设区是否削弱了成都县域经济的发展?
“县域经济的发达程度与更大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协调程度直接相关。”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高级经济师刘军伟认为,撤县设区是成都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进而迈向全球城市的必要举措,有利于提升城市发展能级,进而带动县域经济发展。因此,撤县设区不仅不会弱化县域经济,还有利于在城市高质量发展中推动县域经济腾飞。
对43个千亿县进行整理就可以发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区域协同程度高的江苏、浙江两省共有26个千亿县,占60%;而中西部地区的千亿县总共才8个。刘军伟表示,就成都而言,县域经济与东部沿海地区存在差距最根本的原因是区域经济发展阶段不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区域协调程度相对不高;当然,也有直接原因,比如浙江、江苏两省的千亿县具有很强的开放思维,善于“无中生有”筑造特色产业,比如义乌市,这一点需要成都的县进行对标学习。
《半月谈》在关注千亿县时曾指出,除了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以外,千亿县基本上都有前瞻性和稳定性兼具的政策支持、成熟度较高的产业条件和与之相配的人才基础。作为城乡连接点,县域空间要立足自身特点,以城乡体制改革为突破口,探索建立城市-县城-镇村的产业链合作体系,在城乡融合趋势下优化配置土地、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畅通县域消费市场,更好承接城市产业转移,让更多县域发展壮大起来。
刘军伟认为,成都市第十四次党代会要求郊区新城做优做强生态价值转化、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公园城市乡村表达等核心功能,赋予其拓展超大城市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空间的重任,也有利于成都县域经济体向千亿县发起冲刺。
具体来说,通过郊区新城建设,能够实现对外来人口的“截留”作用,通过公共服务补短板、特色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吸引外来人口尤其是省内来蓉人员集聚。通过因地制宜发展绿色制造、文化旅游、现代农业等特色经济,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壮大,能直接引领城乡统筹发展、带动乡村振兴。
“建设郊区新城,发展县域经济,将最大限度地将大城市带大郊区特征变为现实发展优势,提升区域资源要素和人口集聚能力,推动市域内外梯次有序发展和高效协同协作。”刘军伟表示。
“总结既有的经验,朝着千亿目标冲刺,最终打造县域经济领头羊。”四川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四川将持续采取“一县(市、区)一策”,精准安排培育资金和项目,加强统计监测和动态评估,重点实施县域百亿主导产业培育行动,扎实做好产业链供应链建设、科创基地培育和品牌创建等重点工作。
其中,重点对进入全国百强县的县(市)倾斜政策和项目资源,指导其做大总量、提升能级,在冲刺千亿目标的道路上,进一步巩固提升其全国百强县的位次。而对有望进入全国百强县者,将在优中选优的基础上,进行重点培育,倾斜项目资源和政策。
红星新闻记者 钟茜妮
编辑 谭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