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入夜,成都,宽窄巷,白夜。艺术家何多苓笑着和门口的雕塑拍照,建筑设计师刘家琨挨着和大家喝酒,学者易丹则在这个特别的日子和老友们聊天……当然,最忙碌的还是白夜的主人,诗人翟永明,认识或者不认识的人都拉着她拍照合影。这是白夜宽窄店最后一夜,但大家聊天、喝酒颇为轻松,今后,在白夜·玉林店以及白夜花神诗空间,白夜的艺术文化空间依然存在。
7月3日晚,宽窄巷子的白夜酒吧内人头攒动,几乎找不到能坐人的地方,“很多人听说宽窄巷子的白夜要关了,最后一夜,许久没见的老朋友都专程赶过来。”翟永明靠着大厅中的柱子,举着相机拍摄宽窄巷子32号的白夜酒吧最后一夜:举杯闲聊的老友、被人群吸引而来的新朋、墙上的书法画作,哪怕是屋顶上的装饰灯,翟永明的镜头都没有错过,她似乎想在今晚,将这间已有14个年头的白夜,每一砖每一瓦都完整留存在自己的相机里。
翟永明一直在拍照
几天前,翟永明对外宣布,白夜宽窄店将在7月4日闭店。3日晚上,不少朋友特意赶来,见证白夜宽窄店最后一晚。整个白夜人潮涌动,酒单上不少酒很快被售罄。雕塑家朱成、建筑设计师刘家琨、学者易丹、导演何世平等老友们围在一起喝酒聊天,艺术家何多苓悠闲地举着一罐啤酒边喝边在人群中来回穿梭,时不时被别人拉去合一张影,“被放过”后,又慢悠悠踱步到另一群人中间畅聊起来。
在昏暗的灯光下,翟永明在人潮中侧身穿过,与各位老友聊天、喝酒、合影,期间不断有不认识的顾客前来与翟永明打招呼,“翟老师,我看过您的书,想在宽窄巷子白夜的最后一晚跟您合个影!”翟永明笑着对一旁的红星新闻记者感慨:“没想到,今晚本来是准备歇业的,现在整得跟庆祝开业似的。”
翟永明与朋友们
这座在清代夹杂汉代残瓦的夯垛老墙之间的小小四合院,承载着不少人整整14年的回忆。院落中那两棵亭亭如盖的枇杷树下,曾举办过诗会,也曾化身过剧院和露天影院。红色亭子做成的门廊,挂着诗人何小竹、石光华等人的诗歌。屋内墙上,是一幅幅诗人手稿、照片……
翟永明告诉红星新闻记者,自己最怀念和最难以割舍的,就是在这里办过的许多场活动。
如今,白夜要从宽窄巷子离开,回到玉林。以后是否还会回来?翟永明沉默半晌后坦言道:“如果能回来,我当然想回来。但是不知道等我们走后,这里下一个租客又是谁了,他们又会租多久?”翟永明再三向红星新闻记者强调,白夜并不是不开了,“我们只是搬迁。”
何多苓
虽然不舍,但玉林店与白夜花神诗空间仍为新老朋友们留有一隅,翟永明等人对未来白夜的仍然充满希望。暂时告别这家14年的宽窄店,白夜的故事仍然会继续。就像何多苓一边笑着喝酒一边说的那样:“我不难过,我们会去玉林,玉林也会更好!”
红星新闻记者 邱峻峰 实习生 毛渝川 编辑 蒋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