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到了吗?“成都造”大型无人机升空,成功实施人工增雨

红星新闻 2022-08-26 17:20

8月25日,两架无人机从机场起飞,执行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联合四川省气象局下达的人工增雨作业。其中一架“及时雨”无人机由来自成都市金牛区的企业——四川腾盾科创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截至当天17时,两架无人机累计飞行6小时20分,作业面积达6600平方公里,作业区域出现5毫米至10毫米降水。气象部门预计,本次天气过程将持续至29日。

“及时雨”无人机升空作业

来自中国气象局的信息显示,今年7月以来,四川省遭遇持续高温少雨天气。为缓解旱情,8月25日,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联合四川省气象局,调用两架大型无人机分别在四川北部、东南部区域实施人工增雨作业。 来自四川腾盾科创股份有限公司的无人机参与此次四川盆地区域人工增雨作业任务。

当天下午14时10分,四川自贡凤鸣通航机场,“及时雨”无人机驶入跑道并顺利升空,按照规划航线在海拔4500米至5000米高度穿云作业2小时30分钟后安全返回地面,作业及周边区域陆续实现降水。

来自中国气象局的信息显示,截至25日17时,两架无人机累计飞行6小时20分,作业面积达6600平方公里。在人工增雨和自然降雨共同作用下,作业区域出现5毫米至10毫米降水。“预计本次天气过程将持续至8月29日。”气象部门将密切监测气象条件,抢抓有利时机持续开展人工增雨作业。

“及时雨”无人机升空作业

据介绍,执飞本次任务的“及时雨”无人机翼展20.2米、机长11米、机高3.1米,是基于双尾蝎A无人机平台,为人工影响天气任务定制开发的专用无人机系统,配置大气探测设备、焰弹焰条播撒器、防除冰系统,满载情况下最大航程6500公里、最大航时30小时,最大升限9500米。机上搭载的大气探测设备能够将探测数据实时回传地面指挥中心,为未来人影作业提供更为科学、准确、及时和有效的信息支持,对于人工影响天气实时把握作业时机、实时评估作业效果具有极强的实战意义。

“及时雨”无人机进入跑道

“及时雨”无人机具有三发动机、三发电机配置,确保最大可挂载48根焰条、200发焰弹等催化作业设备以及高性能防除冰系统,使其具备在复杂气象条件和复杂地理环境下的冷、暖云催化作业能力。

据介绍,相较于通航飞机、火箭弹等,大型无人机实施人工增雨作业任务,除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安全性以外,还具有长时间留空、高精度播撒、高效率降水等优势。

红星新闻记者注意到,不久前,该无人机研发公司的下属企业四川腾盾科技有限公司进入了2022年度“成都市产业建圈强链人才计划”工业无人机产业链链主企业评选公示名单。

红星新闻记者  彭亮

编辑 成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