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丨离婚不争车房只争狗狗,宠物并非“财产”概念所能涵盖

红星新闻 2022-08-11 17:01

劝当事人没必要因宠物对簿公堂,或者“再养一只培养感情”等说法,显然是忽视了这份独特情感寄托的分量。

近日,浙江衢州一起涉及宠物“抚养”问题的离婚案引发热议。据报道,徐某和前夫李某曾共同养了一只柯基犬,两人起诉离婚时不争房车只争狗狗。徐某说,狗是自己买回来的,平日狗的吃喝拉撒也主要由她照料,感情深厚。李某则称,虽然日常照料狗的时间较少,但经常陪它出门遛弯,已经当成了家人。

最终,经法官调解双方达成协议,狗归徐某所有,李某每月支付徐某照看费用,直至狗去世。狗的医疗费由双方各承担一半。同时双方还口头约定只要提前联系,李某都可去探望。

微信截图_20220811155349.png

夫妻之间的感情已然破裂,各自对宠物的情感却难以割舍,这无疑是一个尴尬的局面。有网友对这一案例作出精辟总结:“你要的全拿走,留下我们的狗。”调侃归调侃,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家庭养宠现象越来越普遍,婚姻纠纷中宠物问题的“存在感”会越来越高,双方因为宠物分歧闹上法庭的情况也不会少见。对于这类新现象、新问题,社会还需抱有更多同理心,严肃地进行正视和回应,而不是用“至于这么矫情吗”“真是小题大做”等冷言冷语进行评判。

对很多现代人来说,宠物带来的治愈感是不可替代的:深夜加班回家,它们在门口欢脱的迎接可以让自己瞬间忘掉疲惫;心情失落时,平日高冷的猫咪只消跳上来轻轻一蹭,就能让心头阴霾扫除大半。笔者认识的一位学霸师姐还爱“云养宠”,甚至会专门给狗狗寄生日礼物,只因每次熬夜写论文、压力山大时,那只狗狗的视频总能让她放松下来。

对宠物的不舍听起来可能比较抽象,但那份陪伴、温暖和快乐却是十分真实的,这也是很多人将自家宠物称为“毛孩子”的原因。劝当事人没必要因宠物对簿公堂,或者“再养一只培养感情”的说法,显然是忽视了这份独特情感寄托的分量。

相反,对于婚姻破裂宠物归属权的问题,社会更应关注如何推动法律规定进一步完善,让相关判决更有依据、更加清晰。据专家介绍,目前现行法律中并无“宠物”概念,面对类似纠纷,法院只能把宠物视为财产进行分配。然而宠物的心灵寄托功能,又并非单纯的“财产”概念所能涵盖。可见,社会有必要正视宠物在婚姻关系中的特殊存在,逐步填补有关宠物“归属权”“抚养权”“探视权”等法律空白。

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新兴现象会不断充实、更新婚姻生活,由此产生的新问题也会在我们的传统经验范畴之外。除了“离婚宠物争夺战”,有关社交账号、游戏装备、数字藏品等虚拟财产的归属问题,近年来也逐渐增多。如在今年3月,湖南一对夫妻在离婚案件审理过程中,就因共同经营的一个抖音账号而产生归属分歧。

对于这些新问题,显然不是一句“没必要较真”能敷衍过去的。在司法实践过程中正视新情况,推动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才是社会进步的方向。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任冠青

编辑 汪垠涛

红星评论投稿邮箱:hxpl202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