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秋老虎”持续发威,热射病的发病率居高不下。提到热射病,大部分人都知道,夏季高温环境下,减少室外劳动、体育锻炼和非必要的外出,能够有效减轻热射病的发生。但还有一种情况也会导致热射病,且往往容易被人忽视。
8月22日,成都彭州市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了3名热射病患者,其中2位高龄患者,是在高温高湿且密闭的环境下致病的。
彭州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主治医师武丽萍告诉红星新闻记者,从医10余年,今年是热射病收治最集中的一年。8月22日早上,就先后有两名高龄热射病患者从急诊科转入心内科CCU治疗。“病情较重的在急诊科,这三位患者病情稳定,多器官功能障碍症状也稍轻,转入CCU治疗。”武丽萍说,据家属描述病情,77岁的女性老年患者是长时间在高热高湿的厨房做饭,而87岁的男性患者,则是舍不得开空调,尽管开了风扇降温,但门窗紧闭,所以身处环境也是高热高湿。
▲彭州市人民医院心内科团队为热射病患者诊治
“两位老人都是发烧到40多度,出现了意识障碍。”武丽萍说,患者也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多器官功能障碍,但经过治疗,目前意识已经恢复,病情稳定。
“热射病”是高温相关急症中最严重的情况,简单理解,就是“重症中暑”。由于暴露在高温高湿环境中身体调节功能失衡,产热大于散热,导致核心温度迅速升高,超过40℃,伴有皮肤灼热、意识障碍(例如谵妄、惊厥、昏迷)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的严重致命性疾病。
除了高温环境下室外高强度劳动等导致的劳力型热射病外,经典型热射病多见于体温调节能力不足者,比如年老体弱者、儿童,尤其是有基础疾病的老人,环卫工人、交警、封闭车厢中的儿童等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下,也容易引发热射病。
武丽萍表示,除了减少室外活动,在室内时,也要减少在高热高湿环境中所处的时间,合理使用空调,保持空气流通,切不可因为节约电费而拒绝使用空调。同时,也要多喝水,补充身体水分。
“热射病的典型症状之一就是高热,体温高达40℃以上,没有汗液排出,意识模糊、惊厥,甚至无反应。”武丽萍说。
一旦发现有人可能发生热射病后,除了第一时间拨打120急救电话外,要迅速将患者挪到阴凉处,并快速为患者降低体温,比如凉水擦拭,使用冰袋、冷毛巾为头部、腋下等部位降温。
红星新闻记者 于遵素 图据受访者
编辑 谭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