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局:湖南、江西等地重旱、特旱等情况,短时间内无明显缓解趋势

红星新闻 2022-09-29 16:46
进入
长安街
阅读更多内容

今年夏季以来,本应处于雨季的长江流域遭遇了多年不遇的极端干旱,据气象部门统计,长江中下游多地持续干旱已超过70天。

南方何以出现持续性干旱?到底何时能缓解?9月29日,中国气象局召开10月例行新闻发布会,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肖潺对上述问题作出回应。

“受降水少、气温高影响,7月以来,西北地区东部及新疆东部和中部、长江流域等地相继发生气象干旱。”

肖潺表示,7月以来,我国长江流域降水异常偏少、气温异常偏高,加上遭遇极端持续高温天气,气象干旱迅速发展,夏伏旱严重。进入9月,长江中下游地区仍持续少雨,大部地区气象干旱持续,遭受夏秋连旱。

↑航拍戈壁滩干旱的环境与干涸的河道。据图虫创意

据中国气象局统计,7月以来,长江流域中旱及以上等级干旱日数45.6天,较常年同期偏多31.0天,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中旱及以上等级站数涉及667个站,占全流域的96%,影响范围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大。

近期,南方部分地区的干旱仍未得到缓解,9月28日气象干旱监测显示,长江流域中下游地区大部仍存在中度及以上气象干旱,其中浙江西南部、安徽南部、湖北东部、湖南中部至南部、江西大部、福建大部等地有特旱。

肖潺也介绍称,根据中央气象台预报,10月10日前南方旱区降水依旧显著偏少,无明显降水过程。国家气候中心预计10月华中、华东旱区降水仍将偏少,气温偏高。因此,目前的南方地区尤其是湖南、江西等地的重旱、特旱等旱情在短时间内无明显缓解趋势。

南方干旱何以形成?肖潺解释称,今年盛夏(自7月初台风“暹芭”及其减弱低压北上以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加强西伸,伊朗高压东伸,并与中纬度的大陆高压相结合,导致在我国上空形成大范围的暖高压带。

肖潺补充称,在强盛的暖高压带的影响下,阻断了水汽向我国的输送,导致降水明显偏少,南方大部发生1961年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的大范围持续时间最长的高温天气,我国长江流域至华南北部地区,遭受严重夏伏旱。

9月以来,上述旱区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系统控制的影响,上述旱区仍持续晴热少雨的气候特征,高温日数普遍有1~5天,其中湖南中南部、江西西部等地有5~10天;同时,降水普遍偏少5~8成以上,大部地区气象干旱持续,遭受夏连秋旱。

红星新闻记者 杨雨奇 张炎良 北京报道

责编 邓旆光 实习编辑 朱洁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