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普艺术史上,他与安迪·沃霍尔齐名丨利希滕斯坦的中国首次大展

红星新闻 2022-09-02 20:47
进入
文化观察
阅读更多内容

说起波普艺术,很多人脑海中浮现出的名字,多半是大名鼎鼎的安迪·沃霍尔。其实,罗伊·利希滕斯坦(Roy Lichtenstein)在艺术史上的影响力,丝毫不亚于沃霍尔。他与沃霍尔以及涂鸦艺术家凯斯·哈林,被人们并称为“波普艺术三巨头”。

今年早些时候,著名拍卖行佳士得宣布:他们将于今年11月拍卖微软联合创始人、亿万富豪保罗·艾伦的一批艺术珍藏,拍品估价超10亿美元,成为有史以来私人收藏品拍卖的最高估值。

除了莫奈、塞尚、克里姆特等大师的作品外,一幅罗伊·利希滕斯坦创作于1962年的画作也备受关注,被许多藏家提前锁定为竞争焦点。这件作品同样也是保罗·艾伦的珍爱之物——2006年他第一次公开自己收藏的艺术展,主题就是“从莫奈到利希滕斯坦”。

只是在中国,罗伊·利希滕斯坦和他的作品还不太为大众所熟知。

上月底,“罗伊·利希滕斯坦:重塑流行”来到成都,不仅成为成都市美术馆首个引进的国际大展,也是这位20世纪波普艺术巨匠在中国的首次最大规模个展。

1453359696.jpg


“他是美国最差的艺术家吗?”

“罗伊·利希滕斯坦:重塑流行”的展览现场设在当代艺术馆一楼的B1、B3展厅内,布置得极有“波普范儿”——线条利落、色彩饱满、富有漫画风格的作品画面,艺术家设计的广告与展览海报,还有一间特设的“客厅”,与展厅中橘黄、乳白、天蓝的背景墙相得益彰,将观众们带入一个生气勃勃、热烈欢快的氛围中。

2021335344.jpg

展览现场

“这好像漫画啊”“是啊,还配了台词呢”……在开幕当天的展览现场,两个结伴而来的年轻女孩一边看一边交谈着。她们面前的那幅画上,一个金发女郎坐在钢琴前,头顶的一个大“气泡”里写着女郎心中所想:“虽然他手里拿着画笔和调色盘,但我知道他的心和我在一起。”

她是在思念自己的艺术家情人吗?每个观众都可以自由地发挥想象。

利希滕斯坦的许多代表性作品,给人的第一印象颇似漫画书里的一格格图像,尤其是为画中人物配“台词”的做法,令他的作品特色鲜明。事实上,艺术家也确实是从漫画中得到了灵感,并有意将这样的风格和图式融入自己的创作中。

同样,将画中人物的言语和“内心戏”直接写到画面上,将语言化为艺术的视觉符号,也是利希滕斯坦通过作品来表达个人观念与思想的一大创意,在他之前,没有人这样做过。

“看到利希滕斯坦率先把漫画、广告的元素与风格融入创作之后,安迪·沃霍尔就没有继续走这条路了。”展览策展人、成都市美术馆副馆长肖飞舸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利希滕斯坦对波普艺术的推动,比安迪·沃霍尔更早开始。”

1828225736.jpg

展览现场

没有前人做过的新尝试,自然也很容易受到质疑。上世纪60年代,当利希滕斯坦的作品刚开始为大众所了解之时,艺术评论家多尔蒂还曾在《时代》杂志上撰文,给他贴了个“美国最差的艺术家之一”的标签,把他的绘画作品形容成“一文不值的挪用品”。

有趣的是,这次展览现场,有一本放在玻璃柜里的美国《生活》杂志。这同样是一本历史悠久的著名刊物,柜中打开的那一页上,正是这位“极富争议性的波普先锋艺术家”的专访文章,标题便是——“他是美国最差的艺术家吗?”

2038775777.jpg

展览现场,刊登有艺术家专访的杂志

答案当然不是。作者写道:“在更多批评家、美术馆专业人士与资深藏家的眼中,利希滕斯坦的艺术激动人心,富有冲击力和棱角鲜明的美感。他的创作除了引发争议和思考之外,更为当代艺术带来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文章作者也提到:自从举办了第一场个展后,短短两年时间里,利希滕斯坦的作品价格就飙升到每幅4000美元——那可是20世纪60年代的4000美元,而且还是版画。

2015年11月,在纽约举行的佳士得“画家与缪斯晚间特拍会”上,利希滕斯坦创作于1964年的作品《护士》成交价达到9536万美元,约合人民币6.3亿元,成为他迄今为止的最高拍卖纪录。

1185673406.jpg

《护士》

波普艺术就是流行艺术

1923年10月27日,罗伊·利希滕斯坦出生于纽约曼哈顿西区一个富裕家庭。他父亲是地产商人,母亲则是全职主妇。他在私立学校度过了整个中学阶段,并接受了良好的艺术教育。

高中毕业后,利希滕斯坦进入俄亥俄州立大学艺术学院,跟随导师舍曼教授学习艺术理论与美术创作。二战爆发后,他应征入伍,战争结束后又重返学校完成学业,获得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

二战后的美国,国力与经济飞速发展,人们开始注重生活质量与精神享受,电影院、咖啡馆、歌剧院……各类现代化设施随处可见,文化消费需求激增,当代艺术大大繁荣,西方艺术文化的重心也开始由巴黎向纽约转移。

作为对社会变化最为敏感的群体,美国的艺术家们也开始思考:生活在如此现代化的发达国家,为什么不能表现最先进的流行文化呢?自此,波普艺术开始引领一个全新的时代。

278225332.jpg

罗伊·利希滕斯坦

波普艺术之所以叫做“波普艺术(Popular Art)”,因为其口号便是“让艺术流行起来(Make art popular)!”最终,它的确做到了这一点,将艺术引入了大众的日常生活中。这些制作成本低廉、色彩鲜艳动人的艺术品,无论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不同教育程度的观众,都可以尽情欣赏,收藏门槛也相对较低。

其实,这种看似简单世俗的艺术流派背后,暗中蕴含着对高度发达的商业文明社会中一种冷漠、空虚、疏离的情感的批判与反讽。

“这个世界在外部,波普艺术只是看着它,接受着说不上好与坏的环境。如果你问我,一个人如何爱上荒唐,爱上机械化的工作,爱上坏的艺术,我的回答是:我只是看着它,它就在这儿,这就是我们的世界。”——利希滕斯坦

利希滕斯坦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走上对波普艺术的探索之路。1961年,他的第一件波普作品《看!米奇(Look Mickey)》问世。该作品的创作契机是他儿子喜欢米老鼠。据说儿子曾递给他一本迪士尼漫画书,说:“我敢打赌,你不能画得像书里那么好。”这让他在不经意间将连环漫画引入了自己的创作。

米奇.jpg

《看!米奇》

上世纪60年代中期,利希滕斯坦开始了根据爱情和战争主题创作的绘画系列。经历过残酷战争的他,一生反战,且很早就有了环境保护的意识,这些理念放到今天,放眼全球,依然令人称道。


这些细密的小圆点,名叫“本戴点”

波普艺术在美国开始萌芽、生长的年代,也是抽象表现绘画盛极一时之际。利希滕斯坦与许多年轻一代的艺术家们,在艺术追求上继承了“达达主义”精神,发扬了源于英国的波普艺术文化,在作品中大量运用废弃物、商品招贴电影广告与各种报刊图片,拼贴组合,创生新意,故又有“新达达主义”的称号。

自幼生长于大都市的利希滕斯坦,习惯了城市的车水马龙、斑驳夜色中的霓虹光影、平凡而杂乱的日常琐事。不同于其他波普艺术家依赖机械生产、迷恋材质拼接,利希滕斯坦潜心钻研印刷和排版技术,拥有独创的技法和风格,这使他在波普艺术运动中占据前卫而独立的地位。

他的作品还有一个鲜明特色便是:密密麻麻的小圆点。

下午.jpg

乔治·修拉《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

不要小看这些看似简单的圆点,它们拥有自己的专属名称:“本戴点(Ben-Day dots)”,得名于美国插画家本杰明·戴(Benjamin Day, 1836~1916),更早的渊源则可追溯至19世纪法国艺术家乔治·修拉的“点彩画法”(代表作《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

利希滕斯坦通过对这些小色点密集间隔或重叠所产生的颜色与光学错觉,调整出自己想要的艺术效果。本次展览的重点作品之一《哭泣的女孩》,就是利希滕斯坦采用“本戴点”绘制的典型代表作。该作品以红、黄等高饱和度颜色为主,画中女郎五官鲜明,表情悲伤,艺术感染力极强。

哭泣女郎.jpg

《哭泣的女孩》

正如波普艺术的定义一样:它们是面向大众的、反传统艺术的、幽默诙谐、甚至有些恶俗……重复、重复、再重复是波普艺术的特点之一,而消解高雅、神秘、严肃和正确,则让人感觉一切都触手可及,欢欣喜悦。


探索我们正在经历、正在过去的时代

1997年9月29日,利希滕斯坦在纽约逝世,身后留下了约4500件作品,除了版画之外也包括雕塑、油画以及海报等印刷品。

这些作品的版权属于罗伊·利希滕斯坦基金会,而此次来到成都的113件作品本身,则来自全球收藏波普艺术最多的著名机构:何塞路易斯·鲁佩雷斯收藏机构。

肖飞舸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她很早就想将利希滕斯坦的作品带给国内尤其是成都的观众们。“当代艺术馆的定位就是面向大众普及国际性的艺术展,而波普艺术作为全球当代艺术一个发轫性的流派,对后世影响巨大,现在的潮流文化就深受波普艺术的影响,值得我们更多地去了解。”

1751045799.jpg

展览现场

本场展览通过六个单元展出的113件作品,创作年代跨越40年,包括平版画、漫画、木刻等多种类型,涵盖了“爱与战争”“艺术史”“现代建筑”“日常物”“景观”“镜子”等多个题材,全面呈现了这位波普艺术大师超时代的艺术理念和近半个世纪的波普艺术实践。

肖飞舸说,波普艺术看似简单,其实有着深厚的文化背景和专业的技法与理念。“波普艺术是一种‘复数的艺术’——它突破了传统绘画纯手工、唯一性的特点,给过去不被视为高雅艺术门类的版画赋予了全新的理念和价值,让‘复制’的艺术成为了真正被认可的艺术形式,这是很了不起的。”

2006063265.jpg

在展览现场可以看到:此次利希滕斯坦大展的策展与布展团队,在公众美育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其中,占据了整整一面墙的“波普艺术地图”,详尽又直观地呈现出波普艺术流派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历程,给每位来到现场的观众上了一堂简明扼要的艺术课。

除了资料、介绍和文献的引入之外,美术馆也充分考虑到观众们的喜好,布置了一间漂亮的“客厅”供大家拍照留影。

1947576475.jpg

这间“客厅”名为《走进罗伊·利希滕斯坦的作品里》,将艺术家创作于1990年的作品《现代房间》(一幅描绘客厅陈设的画作)变成了“艺术样板间”——黑白斜条纹的墙纸、白底红色波点沙发、橙黄圆形落地灯、白色茶几……开幕当天,红星新闻记者在该区域附近逗留期间,这里几乎从未断过有人过来拍照。

“我们希望通过这场展览,让观众们进一步了解对如今潮流文化有着巨大影响的波普艺术,给大家一些启发思考、有创造性的艺术体验。也希望让大家看到,艺术可以很多元、很丰富、很好看。”肖飞舸说。“让我们从利希滕斯坦出发,探索波普、也探索我们正在经历、正在过去的时代。”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10月20日。

(特别提醒:目前成都市美术馆处于闭馆状态,重新开放时间将于微信公号上另行通知。)

红星新闻记者 乔雪阳 摄影报道 编辑 乔雪阳(部分图据成都市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