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当地时间9月1日上午10点,第80届世界科幻大会(Worldcon)在美国芝加哥凯悦酒店拉开序幕。成都作为2023年世界科幻大会主办城市,成都市科幻协会代表团在芝加哥世界科幻大会上展开为期5天的成都推介,并于当天开展了古蜀神话与西方科幻论坛。
芝加哥世界科幻大会拉开帷幕,成都推荐火热进行
科幻是神话和传说在现代社会的回响,连接着过去,向未来延展。而成都,从来不缺乏神话与传说——从金沙文明到都江堰水利工程,从蚕丛鱼凫时代的古蜀神话到蜀山奇侠、青城修仙,孕育这片土地的古蜀文明中,始终蕴含着浓厚的幻想文化色彩,它们就是埋藏在这座城市历史深处的想象力基因,与生俱来,伴随着城市的发展与蜕变,生生不息,悠远绵长。
会场外,也引发了诸多专家学者对于古蜀文明与现代科幻的热烈探讨。一起来听听,他们的讲述。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叶舒宪:
三星堆的八个祭祀坑有力证明,先民沉浸在自己幻想建构的神话宇宙中
“幻想引领人类,神话催生文明。”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叶舒宪以三星堆新出土文物为例,说明了神话宇宙观如何支配文化编码的问题。
2022年6月,三星堆3号坑发掘出一件特殊青铜器,因为其罕见造型,专业人士暂名为“奇奇怪怪青铜器”。“若从神话学视野看,或许并不奇怪,可称为四柱撑天形神坛。”叶舒宪说,古人是生活在自己的信仰的笼罩之下的,最关注的事就是祭神拜祖。三星堆的八个祭祀坑已有力证明:在古代中国,先民沉浸在自己幻想建构的神话宇宙中。他以三星堆青铜神坛文物造型的图像叙事为切入点,对此加以说明。
神坛基本结构为上圆与下方的对应形式,体现天和地以及海陆空的三分空间;底部托举巨人,对应神话宇宙观中的海神(北方之神)禺强;而四大圆柱则象征表现支撑在天地间的四极。
环绕四柱的有领璧形式,首次昭示有领璧的使用场合,示范意义非凡。若结合后世以玉璧代表天门的象征传统,对照1986年出土青铜神树上的类似璧形设计,可知此神坛四极天柱与天门的组合方式别出心裁:划分天界与地界的分野。
而有领璧上的神兽,不属于凡俗下界的动物。对称的大角鹿(牛)和倒立的螭,表现升天神兽的天马行空特异禀赋。螭的虎首加走龙身形,兼具龙虎特征。与鹿(牛)组成三联升天意象,对应后世道教信仰的龙虎鹿三蹻。
同时,方形大地四边的12圆形符号,隐喻舆地神话观中的车轮形。其下牛首冠神人,对应《周易》坤卦的大地为子母牛联想。
“文明发生的独特道路,必然催生本土独有的话语,而今也将催生出中国自己的文化理论体系。”叶舒宪表示。
三星堆新出土的扭头跪坐人像
四川大学教授徐新建:
2023年世界科幻大会既标志了中国科幻汇入世界,也意味着三星堆神话重返人间
“神话是科幻原型,科幻是未来神话。”在四川大学教授、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文学人类学研究分会理事长徐新建看来,神话与科幻的共同特点在于虚构和想象,依托想象,编织故事,使人类得以在故事中生存、发展,形成经纬,建立认同,超越现实,朝向理想。正如华夏文明里,“祝融”故事由神话原型向火星“登陆车”的象征转变一样。
从人类迁徙史来看,徐新建认为:“成都及其周边地带无疑是其中的重要栖息地,称得上具有特色的人类家园与目的地之一。”在这里,不仅有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大熊猫栖息地,在人类物质与精神文明的创建上,也汇聚了从三星堆出土的“青铜直目人”到古蜀文献的“杜鹃神鸟”传说,直至山地民族的“诵魂归祖”祭祀民俗等多种类型。这些有形无形的神话想象,绚丽多彩,虚实呼应,体现着人类依托蜀地之境的生存应变,展示了超越现实的想象开拓。
如今,科幻成都也在崛起。在越来越多的市民参与下,成都正在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科幻之都。“因此,作为2023年世界科幻大会的举办地,成都当之无愧!”
2023年世界科幻大会落地成都,又将为成都的产业、生活、创意带来什么?徐新建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2019年11月,《星球大战》作者凯文·安德森夫妇访问成都,在四川大学举行了聚焦科幻的座谈。在与师生们进行广泛深入的交流对话后,他们的结论是:“相信今后在成都会有越来越多、越来越好的科幻文学作品产生。”
“作为一开始就着眼于大熊猫故事与都江堰水文化搜集采风的美国科幻作家,安德森夫妇的看法不仅是对成都的认可和期待,也意味着连接和竞争。”在徐新建教授看来,到了2023年,在成都举办的世界科幻大会将是一个新的象征,既标志中国科幻汇入世界,也意味着三星堆神话重返人间——让幻想叙事从过去到未来内在关联,突破时空,超越历史。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神话研究院副院长杨骊:
古蜀文明为当代科幻创作提供了极其丰厚的文化资源
“不少学者认为,三星堆出土器物造型所蕴含的古蜀人的超凡想象力,只有在上古三大奇书之一《山海经》里面才能找到印证。”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神话研究院副院长杨骊表示,从神话认知学的角度来看,三星堆出土器物有以下两大特点:
极具空间感。从出土的多层青铜神坛以及玉璋、玉琮上的图案上看,有天、地、人、山、水,还有天下四方,都体现出古蜀人的神思飘逸,有着对宇宙空间的强大感知力和表现力。
极富叙事性。很多三星堆出土器物都在讲故事,讲述着祭祀的神秘和人神之间的沟通,表现了古蜀人自成一体的叙事思维,这在同时期其他文明中是少见的。
羽翼镂空青铜鸟
除了三星堆,杨骊提出,古蜀人丰富的想象力还体现在璀璨多彩的古蜀神话传说口头传承中。她举例说,有华夏祖先创世神话,如雅安的女娲补天漏神话、米易的颛顼绝地天通神话等;有天府农耕文明神话如郫都的望帝劝农、盐亭的嫘祖养蚕等;有蜀地治水神话如汶川、北川的大禹治水神话,郫都、金堂的丛帝治水神话、都江堰的李冰治水斗江妖神话;还有蜀地民间信仰的诸神神话,如宜宾哪吒神话、七曲山文昌帝君神话等。
杨骊表示,古蜀文明源远流长,既受中原文明的影响,又有自己的地方特色;既与天下四方相交通,又独具个性且想象奇幻。“当我们重返文明渊薮去探骊得珠,当我们驾驭时空之舟从过去世穿越未来世,古蜀文明为当代人的科幻创作提供了极其丰厚的文化资源。”
红星新闻记者 彭祥萍
编辑 邓正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