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驻守在封控小区门口,特殊人群就医有了保障

红星新闻 2022-09-02 23:47

秋雨突至,外面是豆大的雨滴。帐篷里,一张简易的办公桌、一部座机电话、几本登记册共同组成一个临时办公点。从早上8点起,成都成华区府青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辛丽丹就坐在这里驻守,半天下来,额前的刘海被汗水和雨水浸得湿润,登记册上细细写满了字。

 ▲驻点医生临时办公点

把工作环境搬到小区门口,是因为辛丽丹的另一个身份:驻点医生。针对中高风险区域居民的就诊需要,成华区组织医务人员驻点值守,提供24小时的就诊服务并协调转诊。居民隔离期间,特殊病人的就诊需求如何得到保障?9月2日下午,红星新闻记者来到位于成华区的世家• 东部时空小区现场探访。

▲工作人员核实信息

救护车停在小区门口,两个准备去医院拆线的年轻人却被保安拦住了。原来,他们在社区预留的信息只登记了一人。辛丽丹了解情况后,立即核实另一人的身份信息、健康情况和就诊诉求,当下就填写了转诊单,并交给救护车上的“大白”。“大白”拿到转诊单,交给保安拍照记录后,两人顺利进入闭环转运。

▲闭环转运

“整个流程下来都很高效严谨,工作人员态度非常好,看到大家为我们忙前忙后,真的很感动。”一个多小时后,赖小姐顺利完成拆线回到小区。

驻点医生相当于一个内联外通的出口,小区居民的所有就诊需求,都需要通过驻点医生得以解决。

府青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科医生张莎告诉记者,世家• 东部时空小区在8月30日晚上开始封控,社区医生和社区工作人员当晚共同进行了先期摸排,肿瘤病人、透析人群、婴幼儿、老人、孕产妇、精神疾病患者等等都是重点排查对象。小区共1500多人,特殊人群包括孕妇15名、残疾人4名、独居老人4名、透析患者4名等等。

▲驻点医生临时办公点

如何对他们进行针对性的保障?透析病人最为特殊,需要按照特定的周期去医院“上机”。因此,驻点医生在核实病史后,向对方医院确认接诊情况,并按照时间点,协调救护车闭环接送;如有不能接诊的,就协调区内定点医院。

针对孕产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了一条孕产妇专线,对街道所有的孕产妇建立台账,跟进孕妇的产检时间,并对产妇上门服务。

守在小区的第一线,驻点医生能够为封控小区的居民提供最及时的就医指导。常规的感冒发烧、腹痛呕吐,一个电话就能得以解决。高血压、糖尿病续开药品,也能通过驻点医生得到药物供应。

翻开登记册,上面用笔写满了居民来电信息。当天约有10个病例来电咨询,有孕产妇产检咨询的、有需要透析的。“我们24小时都在,电话永远畅通。”张莎告诉记者,府青路街道总共8个封控小区,考虑到轮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班3个医生包片区服务,每人负责2~3个小区。

▲驻点医生24小时电话一直畅通

红星新闻记者 钟茜妮 摄影记者 吕国应

编辑 成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