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喜庆二十大·奋进新征程”2022“成都文化四季风·欢歌庆秋”群众合唱云展演将开唱。
红星新闻记者了解到,从2011年起,成都市按照“打造群众文化活动大品牌、搭建群众文化活动大平台、促进群众文化活动水平大提升”的思路,以“民俗闹春、音乐消夏、欢歌庆秋、劲舞暖冬”为季节性活动主题打造“成都文化四季风”系列群众文化活动。截至2022年11月,共在市、县一级组织开展了2600余场大型集中示范性活动、近4.6万场乡镇(街道)、村(社区)系列活动,累计吸引6460余万人次直接参与,形成哪里有市民,哪里就有“四季风”的生动实践。
往年活动现场
作为社区舞蹈队队员参加成都文化四季风的活动后,成都市民王玉接触到车灯、四川盘子和打莲箫,传统曲艺让她着了迷,并开始向国家一级演员、四川车灯传承人夏曼云学习。2018年,她创办了成都市成华区鑫芳华文化服务中心,建立了鑫芳华艺术团,如今这个艺术团体有非遗、音乐、舞蹈、太极、民乐、诗书画摄影、时装走秀等多门类,人数发展到300余人。
“这是一个人人都有机会发光的平台。”在王玉看来,成都文化四季风就像一个精神家园,只要热爱艺术,人人都能有机会站上舞台,成为“主角”。
往年活动现场
红星新闻记者了解到,为了扩大参与度,成都文化四季风以遍布成都的3332个文化广场为活动场地,以市、县、乡、村“两馆一站一室”为依托,以群众参与为主体,让群众文化活动365天天天有,打造为“不落幕”的群众文化活动。
“人人可参加,人人可出彩,人人能享受成都市城市文化发展成果是成都文化四季风创办的初衷。”成都市文化馆舞台艺术工作部副主任廖殊表示。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成都文化四季风已培育文化馆、站、中心各级在册登记的文艺团队4680支。
往年活动现场
在文化馆里玩剧本杀,是一种什么体验?今年5月,2022“成都文化四季风·民俗闹春”剧本杀主题游园活动在成都市文化馆新馆启幕,活动瞄准年轻群体,街舞、剧本杀、Cosplay、文创市集等沉浸式互动体验活动轮番登场,线上线下覆盖逾200万人次,在给广大市民带来别样的公共文化体验。
创新不止于此。在“成都文化四季风·音乐消夏”品牌活动举办了六届后,2017年,“成都文化四季风·音乐消夏”暨“成都市首届青年流行歌手大赛”,首次将活动参与群体“锁定”为青年,并引入了线上歌手投票等网络互动项目,吸引了上万名以年轻人为主的市民关注和参与。
往年活动现场
红星新闻记者了解到,仅在2021年,成都市共举办成都文化四季风活动1159场,吸引了151.16万人次直接参与。
“如今,成都文化四季风还增加了线上活动和线上互动,满足市民对艺术教育的需求,扩大市民美育的覆盖范围。”廖殊告诉红星新闻记者。接下来,成都文化四季风将通过进一步丰富全民艺术普及的形式与业态,着力推动成都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为成都全面推进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贡献力量。
红星新闻记者 任宏伟 编辑 李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