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节:小雪
非遗:成都三大炮传统制作技艺(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传承人:李刚(成都市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当!当!当!”三个嫩白的糍粑团如同弹丸一般,从师傅手中弹到放着铜碟的牛皮鼓上,发出战鼓般的响声,一声比一声响亮,再顺势跳到满是黄豆粉的“炮车”上。随后,舀一勺晶莹透亮的红糖浆,淋在裹上黄豆粉的糍粑团外。咬上一口,绵柔甜蜜的口感不禁让人竖起大拇指。
这便是成都非遗名小吃——三大炮。本期“顺时,让美好发生”,请跟随非遗探寻官、成都银行夏艺薇,一起来到“三大炮”的小吃摊前,让一碗糯唧唧、甜蜜蜜、暖呼呼的三大炮,陪你度过日渐寒冷的冬季。
四代传承的创新之路
“三声炮响震天外,金盏清音招客来,八方嘉宾聚一处,大快朵颐乐开怀。”一提及三大炮,便能瞬间勾起无数人的味蕾和对儿时的记忆。而李刚这一技艺,还要从祖爷爷辈儿聊起。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李刚家条件并不宽裕,为了生计,祖爷爷便挑起自家制作的糍粑进城售卖。由于制作精良,分量实在,口味俱佳,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
随着祖爷爷年岁增加,进城卖糍粑的重担挑到了爷爷李洪兴的肩上。一天,李洪兴在路上感染风寒,声音嘶哑,喊不出平时吆喝的“红糖糍粑!红糖糍粑!”生意随之下降许多。他正心生烦闷,坐在一小茶铺喝茶,却看到茶铺小二一手提壶,一手抱一摞茶碗、茶碟,在给客人上茶时发出叮铃当啷的脆响,吸引客人的注意。“我也可以借助外力来为我吆喝呀。”得到启发后,李洪兴便在内心开始琢磨。
李洪兴想要制造一种声势大、穿透性强的声音,经过反复试验,他用一块木板,把数个茶碟放在上面,以掌击板,板声洪亮,碟音清脆,“就是这种声音!”李洪兴满腔热情带着新发明来到市面上,大获成功。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几天后,他的手掌已经拍肿了。
为了解决问题,李洪兴和一老熟客磋商:既然糍粑有弹性,何不将一份糍粑分为三团,以糍粑团击板,让其弹跳入装豆粉的簸箕中,既省了皮肉之苦,又兼具表演性。从那以后,“三大炮”的名声逐渐响亮,不仅食客变多,在老成都花会、灯会等特别的场地里,也一定会看到李洪兴的摊位。
李洪兴年迈后,将这一手艺传给儿子李长清。他在前辈的手艺上,创新性地增加了夸张的肢体动作。这一举动让他在广州献艺时,撩拨了爱吃甜食的广东人的味蕾,从此,“李长清”三大炮走出了四川。
守护老成都儿时味道
李刚小学毕业后便开始学习制作三大炮,为了让老成都美食顺应顾客越来越挑剔的口味,更为了把这一技艺推向世界,李刚还真的下了不少功夫。
2004年,李刚带着三大炮入驻锦里美食街。为了让糍粑团在弹跳时更加明显,他创新性地将传统木板换成了牛皮鼓,使之看起来更轻盈,弹跳力更高。茶碟换成了铜碟,声音更加清脆。同时,我们如今看到的三大炮表演车也出于李刚之手。表演车分为三部分,盛放糍粑的大锅在前,12个铜碟和牛皮鼓在中间,装着黄豆粉的簸箕45度角斜立在后,既方便推动,又有整体美观性。“顾客喜爱三大炮不仅是它物美价廉,还因为它是一种集味觉、嗅觉、视觉、听觉享受于一体的小吃。”
顾客不禁发问,充满粘性的糍粑如何才能不沾粘在牛皮鼓上,还充满弹性呢?李刚回答只有一个字“练!”而当问起如何制作好吃的糍粑,李刚则很愿意分享。
三大炮所使用的是东北五常糯米,其中绝不掺入一粒普通大米,待糯米浸泡2小时后,再淘洗干净放入木质蒸笼中,开大火,蒸满40分钟后,还需过水再蒸1个小时。待蒸熟后将其倒入木桶内,加入浸过糯米的开水,浸泡20分钟让水分充分融入米粒内。等这一系列准备工作做完后,再使用木棒捶打,便形成糍粑胚料。
李刚对于三大炮的表演形式虽有大胆创新,但在制作手艺上依然保持着传统的做法。在他看来,三大炮之所以能够传承至今,传统的做法和味道是其根本,表演方式是其吸引顾客的手段,两者缺一不可。看着络绎不绝的游客,李刚不禁感叹,“成都,如今是国际美食之都,作为制作美食的手艺人,我有义务将这门手艺继续推广出去。”
文/曾琦
图/周勇良
非遗探寻官/成都银行 夏艺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