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东街是成都崇州的一条老街,始建于唐代的罨画池就在这条街上。今年6月份,老街上迎来了一个20平方米的小店,店主是在成都生活的女子吴天天,店名叫“白熊小超市”。
超市紧邻正东街幼儿园,街上都是老友亲朋,周围商铺卖的都是菜肉瓜果,有着浓浓的生活气息。
现实中,吴天天的白熊小超市是有些文艺范儿在里面的——蓝白黄配色,店招上还有只憨态可掬的大“白熊”。
在网上,这家小超市已经小有名气,积累了万个“精神云股东”。他们来自天南海北,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关心着它。“精神云股东”们通过网络打卡监督着店铺每天的运营,给店内布局、售卖商品提意见,甚至还有人给店铺牵线“招商”。
这是吴天天的白熊小超市和她的“一万个精神云股东”的故事。
▲吴天天和她的“白熊小超市”
开小店挣零花,
网上晒日常后收获1万“精神云股东”
11月6日,在成都生活的30多岁女子吴天天按照惯例,通过网络更新店铺的经营情况——“艰难的白熊小超市,营业第1337天,营业额997.5元,固定成本70元,利润129.5元。”最主要的话还用绿色放大标出:“今天赚了”。
小超市是今年6月23日开起来的,主要售卖牛奶,后来在“云股东”的建议下,增加了货品种类。
店铺蓝白黄的配色透着文艺感,店里的商品布置都有些小心思。“和零食做朋友”区域卖的是零食,“柴米油盐补充站”卖的是调味品等,“应付小朋友专栏”卖的是文具,“小朋友快乐货架”则摆放着玩具。
当时的吴天天已经在崇州的乡村里住了两年,她被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所吸引,考虑到正东街有一所幼儿园,吴天天选择在其旁边开店铺,准备“挣点零花钱补贴家用”。
今年7月,在老公的鼓励下,吴天天在小红书上开设账号,取名“白熊小超市”,并于每日更新店铺经营情况——今天亏了,还是赚了,或是店铺的新鲜事。截至11月7日,该账号粉丝数突破1万,每天都有网友蹲守关心店铺的经营情况。在吴天天眼中,他们就是白熊小超市的一万个“精神云股东”。
▲“白熊小超市”在网上的账号,每天更新一些日常 (网页截图)
“我每天都会更新店铺情况,有时候发晚了,还会有‘云股东’问‘为什么晚了’。有时我拿不定主意,也会征求他们的意见。”吴天天说,在网上,她会请教“需不需要把店搬去温江大学城”,也会询问“绘本借阅区的书籍来源”,会汇报“今天考察了镇上学校周围的店铺”。
“云股东”们也会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比如“大学城店租成本更高”“中图网经常会有折扣很大的清库存书籍”……
截至目前,吴天天发布了大约150条店铺经营信息,每天有超过2000人观看,基本每条要收获超过200个评论点赞。
为店主出谋划策,
“精神云股东”还友情出镜帮宣传
从零到一万的“精神云股东”,不仅仅是提出建议,他们还会给吴天天的店铺提供指导意见,从售卖商品种类到店铺布局,甚至从商品售价到商品数量,也会给予一些意见。
“我一开始发了超市的照片,两个冰柜在店铺两侧,‘云股东’们说不好看,让我更改店铺布局,才成了现在的样子。”吴天天回忆说,考虑到旁边有幼儿园,在“云股东”们的建议下,吴天天的商品现在还增加了玩具。
“原本我的店铺打折方式是整单八五折,在他们的建议下,变成了阶梯式折扣价。原来3块钱的商品,大家建议2.8元更好。”吴天天透露,在“云股东”们的建议下,超市还增加了烤肠机和扭蛋机,“虽然不挣钱,但是我愿意听一听大家的意见。”
很多“云股东”还希望身体力行地支持小店。通过一位“云股东”的帮忙牵线,吴天天与一家大型奶制企业建立联系,形成了合作关系。
吴天天还以白熊形象推出了周边产品,包括笔记本、布袋、笔、帽子、T恤、鼠标垫、围巾、袜子等。疫情期间,不能外出,“有很多网友鼓励我,还在网上下单买周边,说等到能发货的时候再发。幸好有这么一群温暖的人在,让我觉得可以撑下去。”这些周边产品从崇州出发,发到了北京、上海、广州、西安,甚至是转寄到海外。
▲吴天天的“白熊小超市”还有一些周边产品
在吴天天出周边产品的时候,还有“云股东”线下帮忙出镜当“代言人”拍海报。
18岁的学生小钱就是其中一员,她家在超市附近,有一次专程线下去“打卡”。“看着超市一步步成长起来,觉得很有意思。在之前疫情期间,很多人关心小店,这些都让我觉得很温暖、很感动。”
还有25岁的蔡蔡,她是偶然间在网上刷到这家店的。“(没想到)崇州还有一家这么可爱、这么有趣的小店,第一时间就去探访了,平时也会通过网络关心店铺情况。”蔡蔡的家也在小店附近,在她看来,那条街的消费或许并不适合这家店,一开始还很担心小店的生存情况。“但是后面看到店主和各位‘云股东’对超市的规划,我又放下了心。”
在代言海报中,蔡蔡和女儿出镜,“这是一家有温度的小店,充满了人情味。店主也是一位很有趣,很有想法的人。每个‘云股东’的态度都让我感受到了小白熊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每次看到大家为小店出谋划策,我都觉得很有爱。”
▲“精神股东”为“白熊小超市”出镜代言
“云股东”千里迢迢来探店,
称被店主的行为打动
今年10月,在广州工作的25岁女孩海星专门来到白熊小超市,作为此次成都行的重要一站。
“起初是一个朋友当上了‘云股东’,在朋友圈宣传了好几回。刚好我对懂设计又努力生活的人没什么抵抗力,就马上去网上关注了。”海星回忆,当天没有事先联系店主,“晚上7点到的时候,店主已经有事关门了。后来店主知道后,又专程从家里赶来开门。还和我一起喝牛奶聊天,这是我那趟旅行中最特别的经历了。”
海星觉得,白熊小超市打动她的是那份努力与执着,“说实话,我内心不觉得白熊小超市是一个能做五年或者更久的事业,便利店竞争激烈,利润也低。但是,打动我的正好是这里:我更愿意把它称呼为一个实验,或者一个乌托邦。它未必能存在很久,但至少它存在的每一天里,店主都在努力思考怎样让它变得更好,每天晚上都在跟朋友分享,这种‘认真对待一件事’的劲儿看起来特别美好。”
▲来自广东的“精神股东”探店后,发朋友圈分享心得
“一开始选择白熊形象,是因为在我看来,白熊是温暖、憨厚、老实的,我觉得有更多的积极意义在里面。”在吴天天看来,白熊小超市现在更像是精神寄托,“遇到再多的困难,也打不倒它。”小店会一直“熊起”(雄起)。
收到了来自天南海北的“云股东”的温暖关怀后,吴天天还在网上开辟了新专栏,不定期地更新“白熊熊的小超市避坑指南”:“小店不用配收银机”“不要只跟房东谈租金”……这些都是吴天天自己开店的感受,她也想分享给更多人,避免大家踩坑,“我现在就想‘输出’一些美好给社会。”
“目前虽然一直在亏,但也是在完成一部‘避坑指南’。一定要感谢各位‘云股东’的真诚建议。”吴天天如是说。这段话也被她放在了小红书的主页上,主页下就是小店的“精神云股东”们,1万粉丝,点赞4.5万次。(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红星新闻记者 颜雪 实习生 杨薇 摄影 王效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 于曼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