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记|成马中的视障跑者:“请照亮我前行”

红星新闻 2022-11-20 07:18
进入
运动成都
阅读更多内容

一人奔跑,三人护航。在今日成都马拉松比赛中,上演温馨一幕,9位视障跑者,在陪跑团的助力下,朝着终点奔去。他们彼此在手腕上系上陪跑绳,一端系着信任,一端系着责任。虽然视障跑者看不到赛道沿途风景,或者只有一点点光感,但他们的内心,却是温暖而光明的。视障跑团参加成马,其实早已不是第一次,这种“牵引”的力量,让比赛变得更有爱,也折射出成都文明友善新风尚。

9名视障跑者参赛

85位志愿者为他们服务

11月19日上午9时,锦江区滨江东路“黑暗中对话”体验馆,成都知名视障跑团“黑暗跑团”举行了成马赛前培训交流会。一共有50多位志愿者和视障跑者参加。在成马鸣枪开跑前,所有人员都需要再强化一遍陪跑细节和各种安全问题。在培训交流会上,氛围很热烈,视障跑者们也很兴奋,不断提问,对比赛更是跃跃欲试。

2.jpg

黑暗跑团成马赛前培训交流会

据“黑暗跑团”成都站负责人刘静介绍,本次成马“黑暗跑团”一共有9名视障人士参加,其中7人参加全马比赛,2人参加半马比赛。在满足组委会防疫规定的前提下,服务于他们的陪跑志愿者和后勤保障人员安排了85人。

“其实我们团报名的视障跑者有很多,但最后中签的人只有9人。他们中有人是第一次成马,也有人已经有丰富的马拉松比赛经验。”刘静告诉红星新闻记者,成立于2016年的“黑暗跑团”成都站,目前有视障跑者100人左右,其中活跃跑者有50人。他们的年龄从20多岁到40多岁不等。

“视障人士的生活其实是很孤独的,他们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家里。而跑团的宗旨,就是希望他们能走出家门,走进户外,用跑步去感受生活,用脚步去丈量城市,通过运动让他们拥有一个乐观的心态和健康的身体。”刘静说,在疫情发生前,跑团每年都会带视障跑者去全国各地参加马拉松比赛。平时也会组织大家到成都各大公园、绿道去跑步,参加徒步、攀岩、瑜伽等体育活动。

这是他的第二次成马

要和妻子一起享受比赛

今年49岁的代道中,在14岁时被诊断出先天性青光眼,仅一年多时间,就完全看不见了。后来,他开了一家盲人按摩店,生活有了着落。2013年,代道中开始接触跑步。

“我最胖时,体重达到190多斤,血压、血脂、血糖都很高,医生就建议我多跑步。”代道中说,最初他在家里跑步,结果五年时间跑步机被他跑坏了两三台,也愈发觉得这样跑下去很枯燥。2018年,在朋友介绍下,代道中加入了“黑暗跑团”,也打开了他的跑步新世界。

5.jpg

视障跑者代道中和妻子一起参加本次成马比赛

代道中说,第一次在户外跑时,他很恐惧,怕摔倒、怕有人笑他,但是在陪跑者的带领下,他逐渐稳定下来,开始享受在户外跑步这种身心愉悦的感觉。微风在他脸上轻抚,蝉鸣鸟叫为他奏响运动乐章,还有青草和泥土的芬芳,他一下子沉醉了。最让他暖心的是,在跑步过程中,陪跑者还会为他介绍沿途风光,一个城市的轮廓和模样,在他脑中愈发清晰。

现在,代道中每个月的跑量有200多公里,身体也变得很健康,体重维持在145斤左右。每周有四五天时间,他都会和妻子一起,在青龙湖湿地公园、东湖公园和339电视塔沿线跑步。他还参加了2019年的成马,如今,他跑马履历丰富——三次全马,十多次半马。

今年成马,代道中和妻子双双中签。不过,这次比赛代道中不是为了突破自己,而是陪伴妻子跑完全程。“这是妻子第一次参加马拉松比赛,我希望她能切身感受马拉松的魅力。所以我会放慢脚步,跟着她的节奏跑。”代道中说,如果自己全力跑,全马成绩应该在4小时左右。

陪跑还要“布阵”

志愿者服务彰显城市温度

视障跑者参加马拉松比赛,要想安全完赛并取得好成绩,陪跑团是关键。“黑暗跑团”成都站站长张志宏,就是一名资深陪跑志愿者。在今天的成马比赛中,他陪其中一组选手跑半马。

image.png

张志宏说,在比赛中,每一名视障跑者至少要配备三名陪跑志愿者,分别是陪跑员、领跑员和伴跑员,四人要严格按照陪跑阵型来跑。领跑员在阵型的最前端,负责开道;陪跑员在视障跑者的身边进行提示,两人需系上陪跑绳;伴跑员则在视障跑者的另一侧偏后的位置,防止该侧有人不慎撞击。三人将视障跑者围在中心,为其保驾护航。

“几乎所有的陪跑都会以陪跑绳作为引导工具,陪跑员可以通过拉绳的力度来示意视障跑者是否需要转弯或是避让,以及跑步速度的控制。”张志宏介绍道。

23.jpg

视障跑者在比赛中至少需要三名陪跑志愿者保驾护航

事实上,在陪跑过程中,相同距离,因为需要做的事更多,陪跑志愿者耗费的体能要远远大于视障跑者。“如果视障跑者全马4小时完赛,那么我们招募的陪跑志愿者全马成绩就要求在3小时40分钟左右。一旦有陪跑志愿者体能耗尽,还会安排其他人迅速顶上。”张志宏说,视障跑者和陪跑志愿者之间,往往需要很高的默契程度,彼此要信任对方。

在张志宏看来,陪跑志愿者参加马拉松比赛,放弃了个人成绩,全心全意为视障跑者做好引导和服务保障工作,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在“黑暗跑团”成都站,如今有1000多名志愿者,他们来自社会不同岗位,有公务员、企业高管、体育从业者、大学教授和学生等,他们所做的这些公益服务,展现着人性的善良和城市的温暖。

红星新闻记者 姜山 蒲囝 摄影报道 部分图据受访者

编辑 欧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