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为92岁男性,4天前出现发热,伴呼吸困难,既往病史脑梗塞、前列腺增生,目前诊断为危重症……”12月26日下午4点,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医技楼5楼正在进行院内急危重患者多学科会诊。来自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感染性疾病中心、重症医学科、神经内科、心脏内科、肾脏内科、临床营养科、呼吸治疗科、放射科、消化内科、风湿免疫科、药剂科等科室的专家教授共同为新冠感染重症患者和核酸阳性合并基础疾病的重症患者进行多学科会诊讨论。
12月27日,红星新闻记者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获悉,随着新冠疫情形势的变化,不少基层医院的危重患者转诊到华西医院。为此,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组建急危重患者救治组,自12月24日起,急危重患者救治组每日开展多学科会诊讨论。截至目前已开展29例次多学科会诊,对下一步治疗方案提出具体建议,保障危重病患者得到有效救治。
▲保障重症患者救治
“患者CT显示右肺明显斑片状影,如果是肺气肿,两边对称情形居多,考虑肺炎的可能性更大。”“考虑患者有冠心病并植入了支架,同时有各种危险因素,要考虑是否有新发梗死可能。”“尿毒症患者很容易在病毒性肺炎基础上合并细菌感染,所以目前加上抗菌药物是合理的,下一步要继续保证床旁规律透析。”……针对另一名61岁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终末期肾脏病,并进行了冠脉支架植入的男性患者,多学科专家也给出了建议。
据了解,目前,华西医院已有2100余张床位用于收治新冠相关疾病的患者,占医院总床位数比例为48%。其中,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重症医学科、感染性疾病中心、中西医结合科等科室负责了重症患者的救治。围绕危重病患者有效救治,除了每日举行多学科会诊外,华西医院也实时调整病房床位资源,组建相应的综合病房,既有新冠为主的重症病区,也有非新冠的其它重症为主的病区;同时,医院统一调配人力资源,组建内外科共同参与的多学科团队,最大限度满足危重病人的收治,最大程度保障危重病人的治疗效果。
由于感染新冠病毒后引发的症状主要为呼吸道相关问题,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在此次医疗救治工作中,承担了重任,接管的床位从原有的223张增加到了430张,涉及5个病区。
在重症医学科,全院202张ICU病床统筹安排,所有重症病区都对新冠重症开放。从眼科病房改造了40张次级重症床位,重症医学科团队每日进行巡诊。
感染性疾病中心全力投入新冠重症患者的救治,中心床位数从原有的149张扩充到171张,在人力非常有限的情况下,派出多名医疗组长接管了新冠救治综合病房。同时,科室临时增加了住院总的岗位,加强夜查房,全方位保障患者救治。
红星新闻记者 于遵素 图据华西医院
编辑 谭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