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成都发布联动红星新闻推出的我家门前系列报道,镜头对准新津这片成都“超级绿叶”,7位市民从家门前一条路、一所学校、一座地铁站、一个公园,一个乡村、一个小镇的变化说起,为你讲述新津美丽蜕变。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看
7位市民为你讲述:
A.家门口就有好学校
坚持“名校+分校”、“名园+分园”办学模式,新津区已先后与武侯区、金牛区、青羊区等教育先进区建立合作关系,成功引进了成都市龙江路小学、石笋街小学、泡桐树小学、市机关三幼等一批优质名校。
B.足不出区看名医
随着当地不断增加医疗资源,优化区域城乡布局,如今在新津,当地居民都有这样的感受:大病重病不出区、常见病“家门口”就能医治。
如今,新津区人民医院及传染病区项目不断推进,新津区中医医院、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新津分院顺利创建三级医院 ,新津区人民医院三级创建顺利推进……
C.地铁
我家门前的地铁10号线已经通车,而且这个站点还是成都市首批打造的TOD示范站点之一。
D.天府牧山数字新城
天府牧山数字新城正围绕“塑造新城市、发展新产业、创造新生活”的理念,聚焦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未来产业,全面加快推进“物理+数字”城市建设。
E.天府智能制造产业园
从传统制造到迈向高端智能制造的转型升级,天府智能制造产业园承载着城市对产业的期许,市民对就业的依托。
当前,新能源汽车及储能产业链、轨道交通产业链、工业互联网及智能硬件产业链正集聚成势,园区建设如火如荼。
F.家门口的“城市绿肺”
红石涵养湿地公园占地面积1000余亩,其中水体面积近400亩。晨曦微露,自然生态景观和人文景观巧妙结合起来的“城市绿肺”正在苏醒。水岸融合,蓝绿交织,红石涵养湿地公园既充满了生态野趣,又满足了市民的生态空间需求,大大提升了当地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G.天府农博园
聚焦公园城市建设,以公园城市理念引领新津高质量发展,新津正在描绘公园城市的创新表达、智慧表达、文创表达和乡村表达。
过去的时光,不一样的我们,拥抱着一样的城市。
呈现未来美好生活,更多幸福故事,待我们共同书写……
红星新闻记者雷浩然 摄影记者王红强 邓学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