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林草局:我国首次实现所有调查省份荒漠化、沙化土地面积“双缩减”

红星新闻 2022-12-30 18:00
进入
长安街
阅读更多内容

近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等七部门联合印发了《全国防沙治沙规划(2021—2030年)》(下称《规划》),同时,国家林草局近期也完成第六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岩溶地区第四次石漠化调查工作。

12月30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通报了现阶段我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岩溶地区石漠化的最新状况及动态变化情况,并对《规划》内容作出详细介绍。

1672393238977021.jpg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宣传中心主任黄采艺(资料图) 图据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站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最大、受影响人口最多、风沙危害最重的国家之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宣传中心主任黄采艺在会上表示,长期以来,我国扎实推进荒漠化治理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打造了中国靓丽的“绿色名片”。

据悉,为掌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现状及动态变化情况,我国每5年组织开展一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调查工作。

从第六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调查结果来看,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荒漠司司长孙国吉介绍,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019年,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257.3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6.81%;沙化土地面积168.78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7.58%;具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面积27.9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91%。

孙国吉指出,调查结果表明,我国首次实现所有调查省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双逆转”,面积持续“双缩减”,程度持续“双减轻”,沙漠、沙地植被盖度和固碳能力持续“双提高”,沙区生态状况呈现“整体好转、改善加速”态势,荒漠生态系统呈现“功能增强、稳中向好”态势。

具体来看,孙国吉表明,我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减少。与2014年相比,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分别净减少37880平方公里、33352平方公里,年均减少分别为7576平方公里、6670平方公里。我国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面积已经连续四个监测期保持了“双缩减”。

同时,荒漠化和沙化程度也稳步减轻。与2014年相比,重度荒漠化土地减少19297平方公里,极重度荒漠化土地减少32587平方公里。此外,沙区植被状况也持续向好。2019年沙化土地平均植被盖度为20.22%,较2014年上升1.90个百分点。植被盖度大于40%的沙化土地呈现明显增加的趋势,5年间累计增加791.45万公顷,与上个调查期相比增加了27.84%。

对于未来治沙事业的发展,孙国吉介绍称,《规划》明确了今后一个阶段全国防沙治沙的目标任务,即到2025年,规划完成沙化土地治理任务1亿亩,沙化土地封禁保护面积0.3亿亩;到2030年,规划完成沙化土地治理任务1.86亿亩,沙化土地封禁保护面积0.9亿亩。

同时,《规划》还根据沙化土地分布特点和水资源承载能力,确定内蒙古东部及京津冀山地丘陵、库布其沙漠及毛乌素沙地、河西走廊及阿拉善高原、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及绿洲区、塔克拉玛干沙漠及绿洲区、柴达木盆地沙漠及共和盆地、西藏“两江四河”河谷等7个区域为全国防沙治沙重点建设区域。

红星新闻记者 杨雨奇 吴阳

编辑 官莉 郭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