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成都市政府新闻办举办主题为解读《关于聚焦产业建圈强链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十条政策措施》(简称“《十条政策措施》”)的新闻发布会。会上,成都市口岸物流办副主任柳树国介绍,今年成都将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力争年内新开通5条以上国际航线,全年开行国际班列4700列以上,支持培育一批“链主型”“平台型”国际物流供应链服务商。
成都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的《十条政策举措》为支持提升供应链安全稳定性作出了工作部署。如何推动工作落地?新闻发布会上,柳树国介绍,成都将把巩固提升“两场两港”枢纽优势作为重中之重,加快打造“便捷顺畅、经济高效、安全可靠、低碳绿色”的国际物流体系。
今年,成都将加快建设国际航空枢纽,航线拓展成为一大方向。柳树国介绍,成都将持续深化“两场一体”协同高效运营,着力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及重点区域经贸合作需求,力争年内新开通5条以上国际航线。
新增航线同时,成都将围绕制造强市、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需要,稳定运行既有20条国际货运航线并持续巩固提能。此外,成都将结合天府国际口岸启用和成都大运会举办,加快打造洲际航空中转枢纽,提升中转服务水平,增强航空枢纽中转吸引力。
如何提升国际陆港枢纽能级?今年,成都将着力做强国际班列通道聚集辐射效能,优化提升多向度、多元化服务水平,持续打造中欧班列(成渝)品牌,深化“欧洲通”运营模式,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一主两辅多点”网络建设,加密中老、中越跨境直达货运班列开行频次,力争全年开行国际班列4700列以上,全力保障省市制造型、贸易型重点企业适铁跨境运输需求。
作为成都产业建圈强链的“关键一环”,成都今年将深入实施物流产业建圈强链。据柳树国介绍,成都将围绕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城市建设,立足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汽车等产业集群需求,深入开展物流产业招商引智和重大项目攻坚,强化资源要素精准保障,支持培育一批“链主型”“平台型”国际物流供应链服务商。
红星新闻记者 叶燕 宋嘉问
编辑 黎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