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城乡供水一体化,四川将在2025年前建成100个试点县

红星新闻 2023-02-28 15:24

3月21日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春分,全国春耕生产已由南向北陆续展开。四川春灌用水准备得如何?2月28日,四川省政府新闻办在成都举行“四化同步”系列新闻发布会第3场“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 推进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新闻发布会,红星新闻记者从会上获悉,目前,四川已在全省100多万处水利工程蓄水71亿立方米,全力抓好今年的春灌用水保障,力争实现大春作物应栽尽栽。

不仅是春灌用水,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加强农业农村水利建设是夯实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会上,四川省水利厅副厅长王华表示:四川将做好骨干水网打造、重点水源工程建设、现代化的农村灌溉网络体系构建、乡村水务建设四方面的工作,夯实四川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值得一提的是,四川将在2025年以前建成100个试点县,推动城乡供水一体化。

打造骨干水网方面,四川在成都平原和攀西等地区,今年将开工建设引大济岷、毗河供水二期、向家坝灌区一期二步、三坝水库等骨干水利工程,抓紧建成向家坝灌区一期一步、亭子口灌区一期、蓬溪船山灌区、成都李家岩水库、凉山龙塘水库及灌区等重点工程;以联网、补网、强链为重点,从而形成以自然河流为基础,多工程互通,系统布局、多源互剂的,为全省城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服务的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

推进重点水源工程建设方面,四川在川西北片区将积极布局建设中阿坝水库、三垭引水等中型水利工程,积极推进甲尔多水库等重点水源工程的前期工作;在秦巴山片区,加快建设斑竹沟水库、渔洞河水库等水利工程,做好州河引水等重点水源工程前期工作;在乌蒙山片区,抓紧推进永宁水库、观文水库、新坝水库等工程;与此同时,同步开工建设一批小型水库,全面完成现有病险水库的整治,进一步增强农业农村抗旱供水能力,更好满足农村生活、生产、生态用水。

构建现代化的农村灌溉网络体系方面,四川将围绕国家粮食安全,持续实施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现代化改造,推动大中小灌溉工程与田间工程衔接配套;优先将都江堰等大中型灌区整区域建成高标准农田,助力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深化灌区运管体制优化调整,加快推进水权水价改革,促进水资源集约节约、高效利用;全行业牢固树立“保灌溉就是保粮食安全”的理念,科学配置水资源。

另外,四川将深入推进乡村水务建设行动,重点是抓好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四川将全面实施乡村水务百县建设行动,在2025年以前建成100个试点县,通过试点县进而带动并辐射全川,以县为单元,以乡村为基础,以“大水源”为依托,建设“大水厂”,配套“大管网”,聚焦农村饮水突出的问题,深入实施农村饮水工程标准化建设和水质提升行动,推动城乡供水一体化,让农村的老百姓也喝上与城市水质标准一致的饮用水,牢牢守住农村供水的安全底线,为四川全省乡村振兴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的水利基础。

红星新闻记者 林聪

编辑 黎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