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保障、荣誉感、“走出去”提升—— 藏在金牛区双“十佳”评选背后的人才“秘密”

红星新闻 2023-02-28 17:06

一场“十佳社区党组织书记”和“十佳社区专职工作者”评选正在进行中。金牛区第二届双“十佳”评选,竞争很激烈,这背后是金牛区丰富的社区专职工作者的人才储备。

人才从何而来?一条线索指向机制保障:2021年,当地出台《进一步推进社区专职工作者专业化职业化若干措施》;另一方面,源于系统化的培养,比如,和“十佳”评选同时进行的,还有金牛区社区书记的上海参访行——这属于“菁治成长计划”暨金牛区优秀社区书记培养计划的一部分。

在金牛区委社治委看来,培养社区工作人才为加快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天府成都北城新中心做强社区人力资源支撑,是聚焦高效能治理、高品质生活的举措。

双“十佳”评选  “向一线防疫工作人员倾斜”

据介绍,为激发社区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发挥优秀社区工作者的示范引领作用,去年金牛区开展“十佳社区党组织书记”和“十佳社区专职工作者”评选活动。

“十佳”有哪些标准?记者注意到,评选规则要求“十佳社区党组织书记”和“十佳社区专职工作者”大力弘扬社会正气、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和公民道德实践,同时需要热心社区发展治理事业,“得到居民广泛认可”,并且岗位实绩显著,“勇于创新”,“由街道按照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个人品德、作风建设、日常工作表现及群众反映等方面综合评定。”值得注意的是,十佳社区专职工作者推荐人选向长期坚守社区防控一线防疫工作人员倾斜。

具体评审中,联合考察小组将深入社区围绕被推荐人的工作能力、群众口碑等进行实地考察和综合考评,并且现场听取候选人路演汇报,当面质询打分。

“建议名单目前正报金牛区城乡社区发展治理领导小组审定中。”金牛区委社治委相关人员表示。

机制保障:“金牛区若干措施”出台

事实上,此次双“十佳”评选已是金牛区第二次开展。2021年1月,《成都市金牛区进一步推进社区专职工作者专业化职业化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发布,其中提到,每年开展“十佳社区党组织书记”“十佳社区专职工作者”评选。

资料显示,《若干措施》围绕“进入有通道、履职有目标、考核有标准、待遇有保障、发展有空间、激励有机制、退出有规范”等方面,从拓宽人才来源、优化队伍结构、完善选培机制、健全薪酬体系、破解发展瓶颈、强化职业认同等进行了探索。例如,其中提出,鼓励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兼任社区党组织书记或第一书记,探索与高校社工等专业学院(系、所)建立合作共建机制、与驻区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建立人才互动机制方式,引入“社区顾问”“主任助理”“‘两委’兼职委员”;在破解了人才发展瓶颈方面,《若干措施》提出“专编专用”,畅通晋升通道。

金牛区委社治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19年推行社区专职工作者专业化职业化以来,金牛区加大对社区专职工作者规范管理和推动职业化发展的创新实践。在前期积累大量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又充分借鉴发达地区的做法,出台了《若干措施》,成为金牛区社区工作人才的机制保障。

图片1.png

“菁治成长计划”:扩大视野、解放思想

2021年,金牛区发起“菁治成长计划”暨金牛区优秀社区书记培养计划。按照计划,会通过专家授课提升领导社区工作团队、社区应急管理等能力,并组织社区书记前往上海等地参访,“扩大视野,解放思想。”同时,根据社区书记个人特点和社区基本情况,组建学习成长小组。

记者注意到,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后,今年初金牛区委社治委已两次组织社区书记前往上海参访,为社区发展治理“充电蓄能”。城隍庙社区书记张月是参与者,她也是金牛区2021年度“十佳社区党组织书记”。她收获很多,“菁治成长计划”令她和团队小伙伴们开拓了眼界、提升了能力,“我们正尝试借鉴一些模式,并对接专业第三方组织社引入社区。

在张月看来,当选“十佳”令她更加有信心做好社区治理。令她感受最深的是,评选期间居民、社区等多方参与,提高了社区归属感、集体荣誉感,“对社区治理有更广泛的效应。”

同是首届金牛区“十佳社区书记”的五丁社区张奕冰告诉记者,外出参访收获很多——眼界宽了,接触到好的做法,“心里对社区治理自然生出不少新想法。”张奕冰实实在在感受到成长,她提到“十佳”评选中的5分钟“答辩”,“其实是一次工作总结,同时启发我们下一步怎么做。”在社区工作19年,获“十佳”称号依然令她充满成就感,“更加热爱社区和工作,也只有热爱才会去钻研、学习。”

红星新闻记者 彭亮

图据受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