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车难VS路太堵,怎么破?基层一线人大代表来支招

红星新闻 2023-02-22 13:30

2月17日起,成都发布、红星新闻特别发起“民声我代言”互动策划,邀请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与,通过网络问民声、听民意,诚邀网友与代表委员直接对话交流,将广大市民、企业的声音带上成都市两会会场,架起直通成都市两会的“民心桥”,推动办好民生实事。

活动启动以来,广大网友热情参与,网友们纷纷在成都发布、红星新闻留言,畅谈自己关注的领域以及对社会发展、民生改善等方面的期待。

记者梳理留言发现——

“停车难”“城市道路堵塞”

等交通问题频频被提及

▼

对于这些问题,代表委员们怎么看?有什么建议? 

网友:希望通过合理的交通规划

提高道路通行容量

网友杜先生是一名技术工人,家住成华区,他向记者反映:“我家住在老小区,每天都需要开车上下班,但是晚上停车成了一个很大的问题。”他还表示,不仅小区的车位少,他所在的工业园区的停车位也十分紧缺,“就连公司班车都无处停放。所以希望政府能够在老旧小区和部分工业园区的内部或附近增加停车位,让我们上下班停车更方便些。”

26岁的市民小陈留言,她感觉到自己每天通勤的路上交通都十分堵塞,“尤其是上下班高峰期,半个小时车流才挪动一点,有时候六点下班,八点多才能到家。”小陈向记者表达了她的期望,“希望在车流量大的路上,能够重新进行道路规划,提高交通容量。道路通畅了,我们的通勤时间也能够缩短。”


曾世英:推动老旧小区、工业园区车位改造

提高城市快速路通行能力

老旧小区停车难问题引起了市人大代表曾世英的关注。曾世英表示,“当前,成都市部分老旧小区的改造进度较为缓慢,尤其是群众非常关心的私家车停放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她表示,“以我所熟知的滨河社区为例,附近的老旧小区停车位有限,加上原来在道路一侧设置的停车位被取消,居民们的车无处停放,给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679d5b47502ddfdc22a480c7509bb1.jpeg

▲成都市人大代表曾世英

曾世英建议,在老旧小区进行改造的过程中,可以充分盘活利用“边角地”“闲置地”,因地制宜施划停车泊位,如在小区的内部通道中划分路侧车位,向社区居民提供临时停放车辆的空间,推动解决老旧小区停车难的问题,同时减少私家车占用公共通道的现象。

同时,曾世英强调,工业园区车位的多少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一线职工上班的幸福感和安全感。针对网友提到的成都市部分工业园区车位数量较少、职工停车难的现状,她提出了更为具体的建议:“一般工业园区的绿化带都相对较大,树木之间的空间很多。可以由企业出资,合理规划改造绿化带,改建一批林荫式停车位。”

着眼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曾世英还十分关注市民的出行。“交通拥堵是当前城市普遍存在的问题。”她建议,政府可以通过道路改造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如部分工业园区附近的城市快速路,其中不少往往承载不了职工上下班高峰期形成的交通流量,这就需要政府在不影响快速路通行的情况下,充分合理规划,打通行人通道、建设天桥,实现来往车辆的分流,减少上下班高峰期的拥堵,为市民营造安全、畅通、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

红星新闻记者 叶燕 吕佳羽

编辑 黎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