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可以过什么样品质的社区生活,感受如何?不同的人,或许会有不同的答案。但三位成都青年社区营造师给出的答案几乎一致:烟火气、洋盘、巴适、融合、回归……
在成都,有超过3000个城乡社区遍布各个街道。在这里,你可以见到一些“魔幻”的场景:平时喜欢逛茶馆的大爷,偶尔也会出现在咖啡厅,跟爱好亚文化的年轻人打成一片……
社区营造师杨迎琦将这份融合视为成都独有的气韵,这种气韵正吸引着越来越多像她一样的年轻人参与到社区营造中。
▲街巷展厅(海浪公社参与社区营造的活动方式之一)
成功打造“人宠双向友好型社区”,发动社区居民参与大型剧本杀活动,以老街区为题材举办青年摄影展……当老小区“撞”上年轻人,全新的业态和新的在地文化开始在成都一些社区生长。
在烟火气里获得归属感 让更多人回到“附近”
青年社区营造师杨迎琦发现,成都这座城市,曾无数次出现在与“附近”“社群”相关的词汇中,逐渐成为人们探索“生活附近性”的向往之地。
“老社区是一个弹性包容的地方,成都也为年轻人提供了更多柔性选择。”开放包容的在地文化,是吸引杨迎琦投身社区营建的主要因素。
在成都生活了20多年的杨迎琦,在外地求学、参与乡村振兴项目之后,选择回到成都,从2019年开始,她发起了致力于城市微更新和乡村振兴的“大城小村”工作室。去年年底,“大城小村”参与打造的成都“人宠双向友好型社区”火出了圈——该项目以宠物为切口,吸引养宠人和非宠人来共同解决社区问题。除了项目本身,还引发了公众对于青年共建话题的探讨。
▲“人宠双向友好型社区”立牌
在杨迎琦看来,“人宠双向友好型社区”之所以如此成功,老社区里的原住民本身建立的“非常成都”在地文化是其关键所在。而这种文化的底层逻辑的外在表现,便是老社区本身的文化风貌和生活状态,“这种熟人社会中的烟火气,就是我们渴望从老社区中获得的感受,是归属感的源泉。”
另一方面,年轻人的介入创造了丰富多样的商业业态,在这个日益“原子化”的社会,成为连接青年文化的纽带。这些要素,都构成了年轻人眼中的理想成都生活,也吸引了很多店铺主理人。
坐落在成都市彩虹街4号的“撑展”,是一个结合青年文化和社区营造的年轻团队,他们用青年视角对成都多个社区进行在地观察。
“撑展”的主创之一昏昏(化名)回忆道,两年前才到彩虹街时,看到有不少五金店、茶坊、按摩店和服装店,“有一种令人安定的老街生活气息。”如今,这些老店铺之间错落分布着年轻人喜欢的书店、咖啡厅等等。
▲昏昏
“除了青年本身的强烈参与欲,真正促使我们走上社区营造这条路的,还有一个重要契机。”昏昏提到的“重要契机”,是指成都高新区芳草街街道的蓓蕾社区党委副书记包庆推开玻璃门的那一瞬间。
2020年冬天的一个下午,习惯于关注社区细微变化的蓓蕾社区党委副书记包庆,带着疑惑推开了“撑展”他们团队的玻璃门,在了解到这群年轻人主要是做一些青年文化研究与青年创意活动后,他向这个团队抛出橄榄枝,希望他们能够融入老社区的营造。
昏昏表示,对他们来说,这个“政府主动链接的瞬间”颇有“决定性”的意味——在此之后,老社区的烟火气和年轻人的思考,城市在地化更新与老社区改造,展开了一系列有意思的碰撞。
“很多年轻人都不明白社区营造、城市更新这些词语背后的含义。他们对这个城市有强烈的依赖感和归属感,非常乐意参与社区营造,只是缺乏渠道和机会。”青年组织“海浪公社”主理人祝贺在玉林社区工作,也居住于此,最能体会到大城市稀缺的生活感和“附近”感。下班之后,他会逛逛菜市场,也会跟邻居的咖啡馆老板聊聊天,逛逛书店,发掘玉林新开的美食,这些都是“在楼下”就能实现的生活场景。他希望通过他们的努力,能让更多年轻人重回社区、重回“附近”。
▲祝贺
发起多种活动和创造新物态 让居民融合
年轻人会以何种方式介入社区营造?走进社区,去观察、感受生活本身,是三位主理人都提到的关键词。
祝贺的日常工作有5件事情:带新朋友逛逛玉林;与社区街道的工作人员们交流,寻找更良好的社区营造与城市更新路径;平时招呼一下年轻人们,用创意去解决社区问题;用邻居称呼隔壁的街坊们,大家玩在一起;成为这里的一份子,融入社区真实的生活中。
▲定制你的理想社区生活(“撑展”团队参与社区营造的活动方式之一)
“撑展”团队的日常工作是“扫街”,伙伴们背着相机、挎着背包,分成几组人,然后以不同的主题和商贩、店家聊天。蓓蕾社区的街道不长,所以多“扫”几次街下来,团队成员几乎和街边每家每户的老板打成了一片。他们熟悉每条街上流浪猫狗的性格,会和正在买菜的大爷嬢嬢些学习“选菜秘籍”,还会收集这片街道从清晨到黄昏发出的声音……然后把这些收获做成一份“指南”和“观察笔记”。
在进行每个项目之前,杨迎琦习惯带着小伙伴们一起走进社区,去老巷子的老店排队买饺子、卤菜;坐在广场边,与等待孙子孙女放学的大爷大妈们闲聊;在老街蹲下,用“一米的视角”去观察每一个细节。
“社区营造最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感受,重建人和人的链接,让更多人回到线下,回到‘附近’,参与到自己的就近生活。”杨迎琦说,观察并不是社区营造的全部,只是理解目标群体的社区生活,是完成调研的第一步。同样,青年人也真切地从自身视角出发,参与社区营造中景观与新物态的创造,以年轻人的视角、观点与创造力为老旧社区注入新鲜活力。
▲杨迎琦
“我们希望青年的声音能被社区听见,青年和社区老人能彼此了解。”祝贺说,社区作为这个时代社会共同体的连接渠道,也变成更具体、生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了重建这种人际关系链接,海浪公社在成都老社区里进行了一系列尝试,例如将整个街区的居民、商户联合起来,发动社区居民共同参与大型剧本杀活动;以老街区为题材,进行青年摄影展等等。
今年“五四”期间,海浪公社还联合“撑展”与蓓蕾社区一起,搞了一场“青年来提问,老人来回答”的在地公共展览。前期,他们征集了54名年轻人在当下最想知道答案的问题,再去蓓蕾社区的街上寻找可能会给出答案的老人们,“希望两代人可以平等地站在一个陌生个体那边思考他的处境,代沟不存在,心声也能更好地说出来。”
▲“青年来提问,老人来回答”展览(海浪公社参与社区营造的活动方式之一)
这个过程里,收获了很多有趣的答案。祝贺举例称,有年轻人问“大厂加班真的很严重,我是不是该继续在大厂工作”,一位爷爷回答“不应该加班,要尊重劳动法,保护年轻人的生命”。
祝贺发现,老居民和新青年的关系并不是想象中那样有冲突,“玩剧本杀时,除了年轻人,原住民和老人也非常开心地投入。一些社区‘土著’在摄影展上看到自己被偶然拍到的照片,会开心地找老伙计一起来欣赏。”
撑展还用一份《街边日报》重建链接和拉近了社区人与人的距离。他们还以工作坊的形式,用访谈、摄影等不同的方式发起社区公共议题讨论。之后,再用一篇篇文章呈现这些真实、鲜活、有温度的故事。
▲创作《街边日报》(“撑展”团队参与社区营造的活动方式之一)
不仅是改变物理空间 而是让街区“活化”
越来越多的青年介入社区营造,带来了什么样的化学反应?“青年也在改变城市。”
杨迎琦注意到,自“人宠双向友好型社区”之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宠物和养宠人,比如不少店铺在门口贴出明显标识,显示自己是宠物友好商店,“对宠物的友好度,代表了成都全新的文化力量,这也是城市独有的魅力。”
▲成都彩虹街
“可能产生新的链接,生长出新的城市文化。”杨迎琦表示,年轻人更喜欢用市场化的方式介入。这种市场化的表现通常是开一家力所能及的店铺,通过创意去改变老居民的生活方式。在这个过程中,“老生活”因为年轻人的进入变成“新生活”,青年与社区产生新的链接,长出新的文化,城市也因此变得更加温柔。
“当老社区融入了年轻的力量,社区变得丰富多彩,大家也越来越关心自己‘附近生活’的变化。”祝贺说,有了更多融入老社区的年轻人之后,老人、青年、社区彼此的视角被打开,青年用创意反哺社区,去解决大家身边的日常问题。
“链接加强”,是昏昏给出的关键词。她告诉记者,自己和团队曾做过一期“橱窗上的维纳斯”的故事,用照片记录蓓蕾社区的服装店模特。做这个选题时,她碰巧拍下了一名小女孩在店里偷偷试妈妈高跟鞋的画面。后来小女孩的母亲看到文章后找到她,想要原片。因为她平时工作比较忙,给孩子留的生活照片不多,所以她非常感谢团队。还有的阿姨非常喜欢这群年轻人,特意找上门来,让喜欢宅在家的程序员儿子多出来交交朋友,感受生活。
▲邻居小女孩(“撑展”团队偶然拍到的社区生活照片)
“当然,也不能完全神话老社区的‘烟火气’,社区工作不是你以为的‘以为’。”采访时,昏昏也给记者分享了一个“失败”的案例。
2021年年底,为改变原有脏乱差的氛围,“撑展”在老社区里打造了一个城市微更新项目。在前期征集调研的基础上,在广场上设置了精神堡垒雕塑、回形下沉沙池广场、长条凳等。
一开始,明亮的色彩和特殊的艺术装置,的确为街区带来了让人耳目一新的活力与精彩,小朋友们在明黄色的“城市沙滩”里畅玩,大人就近而坐,相互交流。但“失败”的表征在项目后期开始显现。例如,雕塑因为小孩攀爬被指存在安全隐患;回廊公共桌、长条凳都被儿童用以攀爬;回形下沉沙池广场,会有猫狗的排泄物无人处理等等。
▲社区故事学院(“撑展”团队参与社区营造的活动方式之一)
“这个案例也告诉我们,街区的物理空间和文化氛围是强化街区在地特色的基础,而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才是街区‘活化’真正的核心。”昏昏说,如何能够调动年轻人、居民深入参与是需要考虑的关键问题。
而这个“活”,指的是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年轻人愿意走出家门,去附近的公共空间关注并参与公共生活,扎根社区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因此,青年共建并不是推翻原有社区的东西,而是去融合附近的生活,用青年的创意为老社区增添活力。”
红星新闻记者 彭祥萍 图据受访者
编辑 于曼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