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底,一位从瑞士远道而来的老人,走过成都的大街小巷,在东安湖边的成都大运会博物馆,他驻足于一堵墙边,深情凝望着那些浓缩了大运会发展史的物件和照片——从1959年的都灵,到2019年的那不勒斯,再到2023年的成都,跨越半个多世纪的光阴,在他的身边一一呈现。
老人名叫雷诺·艾德,现任国际大体联代理主席。早在上世纪90年代,他就投身于大运会的事业中,曾担任国际大体联新闻委员会委员。
“谢谢你们呈现了如此杰出的大运遗产!”今年3月底,他为博物馆留言到。
这是大运会的遗产,也将是留给成都的宝贵礼物。目前,成都大运会博物馆基础建设已全部完成,部分展厅展陈已基本成型,预计在今年7月开馆。届时,这里会成为一个为广大市民提供了解大运历史、感受大运盛况和城市发展的好去处。
讲解员
他热爱着这份工作,期待着开馆迎客
5月8日,对于张恒源来说,不过又是一个没有观众的、普通的一天,他满怀期待成都大运会开幕、成都大运会博物馆开门迎客的那一天。
张恒源是成都大运博物馆的讲解员,一年前刚从成都一所高校的播音主持专业毕业。刚毕业就碰上大运会,而且直接为大运会服务,他告诉红星新闻记者,“这是揽了个大活儿。”
张恒源
这天早晨下着小雨,他在8点半准时来到博物馆,开门、开灯,然后仔细检查陈列展品的玻璃柜,如果玻璃上有印迹、污渍,就仔细擦去。“这是道重要的工作,玻璃上的印迹非常影响观众看展的体验。”张恒源说。虽然现在的大多数时候,博物馆并未有观众,但他还是坚持做着这件事。
张恒源的老家在广东东莞,他很清楚地记得,12年前的夏天,父母带他到深圳看大运会的游泳比赛。通常他只在电视上看过比赛,而亲临现场的热烈气氛,深深震撼着他。来成都读大学后,张恒源在手机上刷到了成都申办大运会成功的新闻,便默默下定决心,“希望可以成为一个播报大运会的主持人,如果当不了主持人,做和大运会有关的语言工作也行”。
而今,他实现了当年的心愿,因此,他热爱着这项工作。
一开始,他当过东安湖公园的讲解员,他会开着小小的湖区观光车,去熟悉湖畔的每一个角落。工作转移到博物馆,他记下解说词之后,还一直尝试了解大运会和藏品背后的历史故事。“讲解的时候,我会做一些发散,这样观众听起来才有趣。”张恒源说。
张恒源
两个月以来,成都大运博物馆迎接过几次政要、大体联官员的考察,还常常有成都大运会相关工作团队专程来了解大运会历史。虽然刚毕业一年,但张恒源在接待解说时,从未怯场。
“2001年北京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姚明崭露头角,在篮球半决赛上,美国队意图投篮绝杀,这时候姚明一个大帽,终结了美国队的46连胜。”5月8日,面对一众前来了解大运会历史的体育行业人士,张恒源侃侃而谈。
然而大多数时候,只是些紧张又稍显枯燥的准备工作。5月9日红星新闻记者看到张恒源时,他正清点着馆内藏品,另外两个新来的女孩则一边看看手机、一边看见藏品,缓慢踱步,背诵着解说词。
他们满怀期待,期盼着成都大运会开幕,成都大运会博物馆开馆的那天。博物馆开设在大运会主体育场内部,靠近东安湖的那一侧,打开博物馆的门,就能看见湖边巨大的火炬——而到了那一天,全世界的目光,都将聚焦在这里,那簇火焰将长明不熄。
藏品
北上南下,有的藏品经历了杳无音讯时期
为了迎接全世界的客人,他们精心收集、保管着藏品。成都大运会博物馆负责人曾浩告诉红星新闻记者,目前已收集藏品900余件,如果再加上数码资料,则接近10万件。
成都大运会博物馆
2021年,曾浩接到成都大运会执委会交办的任务,建立一个大运会博物馆,为这座城市留下宝贵的遗产。此后,曾浩与筹办工作人员们走南闯北,先后赴广州亚运会博物馆、杭州亚运会博物馆、成都博物馆等地取经求教。先后北上北京、南下广州,收集藏品,并面向社会大众广泛征集大运会藏品。
成都大运会博物馆展厅面积3300平方米,按“时代使命”“责任担当”“全球盛会”三个篇章布展,目前博物馆基础建设已全部完成,第一篇章时代使命展厅展陈已基本成型。进入时代使命展厅,进门即可看到由中国书法协会主席孙晓云题写的“成都大运会博物馆”八个大字;左边则是成都东安湖体育公园主体育场开工奠基标志展品“签名熊猫雕塑”,2019年1月17日,时任国际大体联主席奥列格·马迪钦一行前来考察时,曾在该熊猫雕塑前合影并签名。再往里面走,各类藏品立即映入眼帘,有火炬、奖杯、金牌、文献和照片等,品种丰富,目不暇接。
成都大运会博物馆的展品
曾浩介绍了其中珍贵的藏品。在博物馆左侧的一处展柜里,展示了1959年第1届都灵大运会的照片,一共6张,呈现了当年水上运动和跑步的比赛画面,以及运动员登上领奖台的画面。这组照片来之不易,是联系国内收藏家在意大利获取,艰难运送到成都。
来自欧洲的藏品还有很多,曾浩特别介绍了萨格勒布大运会吉祥物Zagi松鼠。该藏品去年8月底自波兰发出,途中经过了俄乌冲突的地区,期间近两个月时间音讯全无,一度认为无法到达目的地了。去年10月14日,这件藏品终于来到中国,看着满是褶皱的藏品外包装箱,负责收集的藏家惊呼神奇。
曾浩和同事们还从国内藏家手中,获取了第21届北京大运会的金、银、铜奖牌真品。据悉,该藏家原本十分不舍,曾浩和同事们几经游说,他才愿意呈现给社会。
红星新闻记者还看到,成都市与国际大体联签署的成都大运会申办合同原件,成都许燎源现代设计艺术博物馆馆长许燎源捐赠的成都大运会吉祥物蓉宝的设计手稿,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副会长薛康捐赠的熊猫和金丝猴“双宝”邮册,将军题写的书法作品和蜀绣绣娘精心绣制的《巴山胜景图》,国星宇航提供的“大运号”卫星模型和四川航空公司“大运号”飞机模型等,都一一纳入成都大运会博物馆珍藏。除此之外,还有数名运动员借展了自己珍藏的以往参赛装备和奖牌,例如乒乓名将陈龙灿的亲笔签名乒乓球拍。
四川航空“大运号”飞机模型
据成都大运会执委会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成都大运会博物馆藏品征集还将继续,也希望广大市民踊跃参与,给成都大运会博物馆藏品添砖加瓦。
遗产
这是大运会的遗产,也将是留给成都的宝贵礼物
据悉,成都大运会博物馆,是成都大运会执委会根据国际大体联要求设立的全面介绍成都大运会筹办历程的专门博物馆。作为中国西部第一个赛事博物馆,之前没有先例,周边也无法借鉴。要在这样的基础上,建设一个具有国际水平的赛事博物馆,是一个全新的挑战。
成都大运会博物馆的展品
而今,成都大运会博物馆建设初见成效,展陈主要以大运会筹办的历史过程为主线,按成功申办、紧张承办和精彩举办三个部分,“时代使命”、“责任担当”和“全球盛会”三个篇章进行布展。近万件实物藏品、近十万件数码藏品,见证了大运会半个多世纪的辉煌历史,也注定将在成都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成都大运会博物馆不仅凝聚了曾浩、张恒源等工作人员的努力,施工方华西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项目经理谢虎峻也介绍:“博物馆建设责任重大,我们是把工地当成了自己的家,疫情期间几乎一个月没有回家,都是闭环搞建设。”正是有了建设团体加班加点,不辞辛苦,争分夺秒的努力,成都大运会博物馆展陈基础设施建设任务才得以圆满完成。刚从北京大学考古专业毕业的,参与撰写展陈文案的陈宇轩也告诉红星新闻记者:“接到任务,倍感压力,熬了几个通宵都没把展陈文案写好,感觉吃饭、睡觉、做梦都在写展陈文案。”
成都大运会博物馆的展品
今年3月底,雷诺·艾德一行在大运会志愿者的引领下,仔细参观了博物馆第一篇章的丰富内容。他们一边参观,一边同在场的执委会领导交流,对博物馆规划建设、展陈设计、藏品征集等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在博物馆对大运会主办机构、大运会60年发展历程和大运会最终花落成都等介绍中多次驻足,深入了解。
国际大体联大家庭成员在成都大运会博物馆参观考察
雷诺·艾德告诉大家,他参加了第12届以来的所有大运会,出席过北京、深圳大运会,中国是他来过次数最多的国家。国际大体联秘书长兼首席执行官艾瑞克·森超表示,他将动员力量为成都大运会博物馆提供更多的世界大运会藏品。
参观结束时,雷诺·艾德留言道:“谢谢你们呈现了如此杰出的大运遗产!”
这是大运会的遗产,也将是留给成都的宝贵礼物。成都大运会博物馆预计在今年7月开馆,届时这里会成为一个为广大市民提供了解大运历史、感受大运盛况和城市发展的好去处。
红星新闻记者 王拓 摄影记者 刘海韵
编辑 欧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