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星驰担任执行制作人的Netflix动画电影《美猴王》本周发布了中文预告。该片由《盒子怪》导演安东尼·斯塔基执导,欧阳万成、许玮伦、杨伯文等配音,将于今年8月18日上线。
从预告中可以看出故事的轮廓:猴王带着金箍棒展开壮阔冒险,誓要捉百名妖怪以跻身“长生不老族”。一名仰慕他的女孩始终追随猴王,并提醒他降妖除魔不如帮助他人。猴王最终意识到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
此预告及先前释出的海报引发网友热议,矛头直指孙悟空形象——“大马猴”“没眼看”“过于丑”,甚至有人戏称其为“美猴驴”“美驴王”。
但其实周星驰创造的孙悟空形象,从来就没“好看”过。
壹
在1995年上映的《大话西游》中,周星驰塑造了两个孙悟空:一个是山贼大王至尊宝;一个是戴上金箍的齐天大圣。
前者形象是凡人相,凡尘心,凡俗志,几乎看不到任何契合孙悟空的形貌和性格特征。作为转世化身,至尊宝没有大圣的法术、记忆和经历,实属例外,应当排除“孙悟空形象”的讨论范围。
后者形象即至尊宝戴上金箍后,成为齐天大圣,猴王本相显露:毛发旺盛,眼窝深陷,带烟熏效果,鼻头两侧与人中的黑线,像一个牛角,或是为了贴近“雷公嘴”而特意为之。该造型颇为桀骜,加上他说话时总有种玩世不恭的傲慢,称得上是孙悟空人物影史上的创新。但这个形象绝对谈不上“美”。
当然,随着《大话西游》爆火,“他好像条狗”的大圣,其形象再为粗鄙,也不会惹来非议。
2013年,《一生所爱》的凄婉曲调再度响起,周星驰编剧、导演的《西游降魔篇》上映。该片较《大话西游》更加大胆,直接创造了三个孙悟空。
首先是黄渤饰演的孙悟空:蓬头垢面,铁青脸色,衣衫褴褛,秃顶上的抬头纹仿佛枯干的河床。其人阴鸷恶毒,猥劣龌龊,堪比1995年版《神雕侠侣》中的裘千尺(罗兰 饰)。此二人之所以面目可憎,或许与他们都经历过漫长的暗穴幽禁有关。
左,《西游降魔篇》黄渤;右,《神雕侠侣》罗兰
其后便是“黄渤”逃出山洞,恢复真身,猴相显露:戏曲装扮,面相粗糙,纹络过多,仿佛一堆腐肉不加修饰地捏合成五官。尤其是他的身高,十足的小矮人,令人想起峨眉山放肆的猴子。这个孙悟空丑则丑矣,还狰狞嗜血,仿佛妖兽,堪称史上“最丑”孙悟空。
故事最后,五短身材的孙悟空,为对抗如来神掌,化身狂怒大猩猩,这个形态变化在动漫《七龙珠》中已经出现,周星驰似有意致敬,对中国电影来说,更是银幕上的一次大胆突破。
《西游降魔篇》评价虽不及《大话西游》,但在水准之上,尤其是三种迥然不同的孙悟空形象,令人印象深刻。
2017年,周星驰监制、编剧,徐克执导的《西游伏妖篇》在前作的基础上继续创新。
林更新饰演的孙悟空,变身前满头金发,额涂油彩,浓眉黑烟,似一种戏曲扮相,就像是异化的至尊宝,在人相和猴脸之间取一个平衡。
一俟变身,则卸下人相,代之以猴脸,凶神恶煞,犬牙交错,仿佛吃人的猛兽。这个形象设计是在《西游降魔篇》的矮人孙悟空基础上,做了一次成人版的复刻,阴毒狠辣全写在了脸上。
最后的终极形态,则是孙悟空面对强敌时显露的真身,与前作的大猩猩不同,这次是一只体型巨大的熔岩金刚石猴。孙悟空是石猴所化,金刚乃佛教的护法力士,同时也多用来代表好莱坞创作的猩猩形象——周星驰和徐克将几个元素结合起来,塑造出史无前例的孙悟空形象,委实令人赞叹。
总的来说,周星驰打造的这两个西游系列,成功地创造了足够丰富、有趣、多变、令人惊奇的孙悟空形象,但没有一个称得上是“美”的。美猴王“不美”,这就是周星驰理解的孙悟空。
贰
当我们在谈论“美猴王”时,其实一直暗藏着一个,早已被确立为“孙悟空标准”的比较对象。影视创作者一旦背离这个“标准”,通常都会引发一些讨论,甚至会令该标准的创立者发声批驳。
这名创立者就是1986年电视剧版《西游记》中孙悟空的扮演者,六小龄童。观众对美猴王形象的执念,基本发轫于六小龄童。只因他扮演的孙悟空,形神兼备,惟妙惟肖,走路时蹦跳的肢体动作,以及搔耳挠腮时手部的下垂动作,甚至撒泼打滚,都完美而自然地诠释了一只“神猴”的气度和灵韵。
可以说,六小龄童的猴戏,杨洁导演的创作,合力创造了好几代人深以为然的经典孙悟空形象。
面对经典,创作者无外乎两种态度:要么继承,要么挑战。
继承者中,基本涵盖了近20年来孙悟空的主要扮演者:张卫健(1996年《西游记》,2003年《齐天大圣孙悟空》 )、陈浩民(1998年《西游记2》)、翁海清(1998年《东游记》)、曹荣(2000年《西游记后传》)、丁健(2005年《宝莲灯》 ,2008年《魔幻手机》)、李连杰(2007年电影《功夫之王》)、费振翔(2010年《西游记》)、吴越(2011年《西游记》)、甄子丹(2014年《西游记之大闹天宫》)、郭富城(2016年《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2018年《西游记女儿国》)等。
从左到右,依次为:张卫健、曹荣、丁健、甄子丹、郭富城
这类以六小龄童为主要代表的孙悟空形象,其共同特征就是在人相和猴脸之间取得平衡,人为主,猴为次,辅之以一定的猴戏动作如抓耳挠腮等,最终让观众相信这就是孙悟空。
为数不多的挑战者代表就是周星驰,也几乎只有周星驰创造过——猴脸为主,人脸次之的兽性难驯的孙悟空面相,以及夸张的漫画的大猩猩式孙悟空形象。
周星驰对这一形象及相应故事情节的颠覆,曾招致六小龄童的批评。他认为孙悟空不该和白骨精谈情说爱,肩扛金箍棒吊儿郎当地走路,这是对经典名著的亵渎。
六小龄童的判断,有他的立场和考量;但孙悟空并非不能与白骨精恋爱,关键是要有符合创作规律和人物逻辑的故事做支撑。显然,周星驰的创作是改编,而非乱编,是戏说,绝非胡说。
事实上,就《西游记》原著来说,以六小龄童为代表的一类创作者,恐怕只是对原著的“美化”。
原著第二回,混世魔王见孙悟空,笑道:“你身不满四尺,年不过三旬……”四尺约一米三四,不足一米五。可见孙悟空的确是五短身材。
原著第二十一回,黄风怪“见孙悟空身躯鄙猥,面容羸瘦,不满四尺,笑道:‘可怜,可怜!我只道是怎么样扳翻不倒的好汉,原来是这般一个骷髅的病鬼!’”鄙猥,羸瘦,矮小,骷髅,病鬼,就这些描述而言,与1986年版《西游记》毫不沾边。
原著第五十八回,真假美猴王一章,孙悟空观察假悟空,发现两人模样一般,都是“毛脸雷公嘴,朔腮别土星,查耳额颅阔,獠牙向外生”。宽腮宽额,毛脸獠牙,这恐怕也与清瘦俊朗的六小龄童相去甚远。
综上来看,最贴近原著的还是要数《西游降魔篇》中的矮个孙悟空和《西游伏妖篇》中的猴脸孙悟空了。比起六小龄童,周星驰更像是原著的还原者。当然,这只是就形象而言,谈及故事情节,电影受限于片长和银幕的载体,非得改编不可,难以像电视那样遵循原著。
叁
今年Netflix的动画电影《美猴王》和真人电影不同,作为动画,其人物形象不可避免地带有夸张成分。就预告和海报中的形象而论,大概也是源自猢狲的一种变形。
《西游记》原著中多处提及,孙悟空长得像猢狲。猢狲,泛指灵长类动物,在新华字典中将其解释为北方猕猴。
猕猴形象大概如此。两厢比较,《美猴王》的孙悟空造型并非毫无根据地“丑化”,基本可以理解成是在猕猴的基础上作出动画式的夸张和戏曲效果。
其实外在形象都是服务于创作者对人物和故事的理解的。
就像1986年版《西游记》,杨洁导演要创作出全国人民喜闻乐见的孙悟空形象,很难依循原著将其鄙猥的一面展示出来,只能进行合理的“美化”,让擅长猴戏的六小龄童以俊朗灵动的面貌示人。
于周星驰而言,他没有央视的“负担”,大可敞开想象,根据故事逻辑来创造相应的形象。在《大话西游》中,至尊宝变身齐天大圣,意味着他抛弃“人性”,回归无情无爱的“神性”,所以面相粗犷,野性蓬勃。在《西游降魔篇》中,孙悟空是阴险狡诈、满腹仇怨的反派,他蔑视一切,也渴望摧毁一切,包括玄奘的爱情和佛心。这种性格反应在面部上,便呈现出扭曲、阴狠,甚至像焚烧腐化的五官。
可以说,人物美丑与否本就无伤大雅,只要讲好故事,观众自然欢迎。
作为执行制作人,周星驰曾表示,“美猴王以其独特的个性在全球历久不衰,我很高兴能参与这部影片制作的每个人,以及 Netflix 合作,并将这部作品带给全球观众。”
制片人周珮玲也曾透露,“这个美猴王和大家以前所看到的都不一样,影片除了会体现周星驰先生所特有的幽默风格外,还会让我们更加深刻地了解人性,什么是善什么是恶。”
2017年,周星驰,图据视觉中国
预告片无法窥见整个故事的面貌和人物的挣扎,“人性善恶”更是无从谈起。对于中国观众而言,最大的惊喜和最大的担忧,还是周星驰能在该片中发挥多少作用。观众既期待第三个“周氏西游”作品,又怀疑周星驰只是挂名并不能主宰创作,还有一种可能,即《美猴王》口碑崩塌,反倒破坏了《大话西游》所创造的周氏孙悟空滤镜。
故事还在雾中,只待正式上线,再来辨析优劣吧。
撰文 李瑞峰 编辑 程启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