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家长晒娃暑假账单已花费近3万# 登上微博热搜,温州有媒体发起调查显示,在参与调查的家长中,近九成家庭的暑期花销在2000元-3万元之间。
其中,花销在5000元-1万元之间的家庭最多,占比35.27%;其次是花销在2000元-5000元和1万元-3万元两个区间的家庭,分别占比30.62%和23.64%。调查发现,兴趣班和旅游是超半数家庭暑假支出的大头。
那么,在成都,这个暑假家长都为孩子花了多少钱?花在哪些地方?花得值不值?对此,我们找到三位成都家长聊了聊。
是花费大头

受访者:萱萱妈妈
暑期账单:24920元
其中,四门兴趣班13120元,一次亲子出游11800元
萱萱下学期读三年级,妈妈是成都一家广告公司的中层,月收入1.5万出头,丈夫在一家国企上班,收入跟她不相上下。在别人眼里,萱萱家的生活也算宽裕,但算了算娃娃暑假的账单,萱萱妈还是觉得有些吃不消,“幸好暑假只有两个月”。
英语阅读4880元、书法写作3580元、中国舞3180元、游泳课1480元。为了丰富孩子的暑期生活,在征得孩子同意后,萱萱妈妈一口气给娃报了四个兴趣班。
这四个兴趣班的时间安排是这样的:每天都有一对一的游泳课,每次1.5小时;周一、三、五上英语阅读,每次 2小时;周二、四是书法写作,每次2小时;周六、周日是中国舞,每次 1.5小时。可以说孩子每天都有相应的安排。
“这些课会持续20多天,另外我们还留了亲子游的时间和孩子休息及完成暑假作业的时间。”萱萱妈妈说,课程虽多,但是孩子却乐在其中,并未表达过不想上兴趣班的想法,遇到难题也没有出现过畏难情绪,并且还说非常喜欢上这些课,因为可以在课堂上认识很多新朋友,还能学到东西,比待在家里有意思,“我们也是因为孩子愿意和喜欢才报的这些兴趣班,并非父母强加给孩子,也并非要去刻意鸡娃。”
萱萱妈妈表示,四门兴趣班在她看来也是一个比较正常的数量,因为周围跟萱萱同龄的小朋友基本上都会报一些兴趣课,多的有报七八门的,但是只要孩子愿意学,她认为无论是时间还是金钱,就不算浪费。
暑假期间,一家还安排了亲子游的行程,一共9天时间。去了一趟大连,来回机票加吃住等开销,共计花费约11800元。

爸爸在家陪伴学习
补习几乎不花钱

受访者:星星妈妈
暑期账单:16000元
其中,亲子出游14000元、配眼镜2000元
星星开学后读四年级,妈妈认为,孩子的暑假安排其实不必太过复杂,所以没有给报任何兴趣班,唯一称得上开销的项目,就是一家人去了一趟青海旅行。
“我们一直都没有给孩子报过补习班,唯一谈得上补习的就是数学兴趣网班‘高斯导引’,这个网课开支每年都有,并不是暑假才报的,一年1000元左右,网课不分时间和地点,随时随地都可以学习。”在补习班和兴趣班这一项基本花销很少。
之所以要报数学兴趣网班,星星妈妈介绍,在“双减”大背景之下,孩子没有太多作业和补课压力,所以让孩子形成自发的好习惯尤为重要。数学兴趣网班主要是通过爸爸的陪伴式学习来实现学习习惯的培养,比如:女儿会和爸爸在家一起学题、做题,互相出题、相互批改来探讨数学知识。“目的就是慢慢让孩子体会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明白坚持是做好每一件事的诀窍,通过自学让孩子去寻找‘自己的可能’。”
除此以外,妈妈认为,暑假毕竟是假期,放松的意义也不可忽略,不能让孩子处于紧张的状态,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孩子玩的时候能寓教于乐、学到些知识。
“今年假期我给孩子安排了去青海旅行,在去旅行之前,我们会一起先了解一下这个地方的风土人情、历史发展和风俗人情。”星星妈妈说,旅行也是一种充电,是提升自己见识的方式。一方面它可以给孩子一个机会让她出去玩一玩,另一方面在撒欢的同时,孩子也能有一定的收获。
对于一家人青海之行的开销,据星星妈妈不完全统计,五天时间,包括来回车费、住宿、门票、餐食等,共花费约16000元左右。
快到开学了,星星配了一副眼镜。才发现,这个暑期末端,眼镜店也很是火爆,取镜都需要排队,“怕开学一到教室,万一坐最后一排就看不到黑板了。”虽然度数不高,一副眼镜也要2000多元了。

二孩家庭暑期花费
也要做到“不偏不倚”

受访者:唐女士
暑期账单:30100元
其中,兴趣班4300元,亲子出游 15000元,矫正牙齿10800元
唐女士有两个孩子,哥哥9岁,妹妹6岁。
关于暑期花费,她介绍,哥哥暑假的头等大事就是踢足球,因为孩子入选了班级足球队,于是唐女士给他报了两期足球集中训练营,共花费2500元。
“只要哥哥有的,我们也会给妹妹安排,两个孩子最重要的就是做到不偏不倚,以免两个娃闹别扭。”至于妹妹兴趣班的选择,唐女士遵循“公平、自愿、爱好”的原则,妹妹自己选择了舞蹈培训班,这也是孩子自幼儿园小班以来一直坚持的兴趣。舞蹈课一节100元,这个暑假共花费1800元。
另外,基于哥哥的个人情况,唐女士还额外增加了一笔暑期支出——牙齿矫正,共花费10800元。她说,考虑到牙齿矫正初期,孩子需要一定的时间去适应初戴的过程,比如适应轻微紧绷疼痛感、说话吃饭不适感,以及日常的牙套与口腔清洁,甚至口腔溃疡等。所以暑期做牙齿矫正,能够更好地帮助哥哥度过矫正适应期。
除此以外,一家人除爸爸外,唐女士还带着两个孩子去北京旅行了一趟,共计花费15000元。
还有十天就开学了,“神兽归笼”,你是什么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