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一周|来成都,喜看稻菽千重浪

红星新闻 2023-09-25 14:23




2023.09.18~2023.09.24


秋风乍起,稻浪金黄,天府沃野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这份丰收,不仅来自天府粮仓的颗粒归仓,来自稻田音乐节唱响的乡村振兴新业态;也来自首届金熊猫奖“胸怀天下”的文明互鉴,来自成都全球创新创业交易会的接续探路。

此刻,在成都,“喜看稻菽千重浪”,看的是消费持续回暖,层出不穷的消费新场景吸引市民游客出门打卡;看的是打造对话交流的高能级平台,持续提升城市的美誉度和影响力。一幅幅生机勃发的画面,汇聚成都各行各业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的积极态势。


图片


办好一场会,提升城市影响力

9月19日至20日,首届金熊猫奖评选活动在成都举行。这是在习近平总书记亲切关怀下,我国设立的以影视为载体、以大熊猫为文化符号、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主旨的国家级国际传播最高奖,并将永久落户四川。

图片

▲首届金熊猫奖评选活动

开幕当天,星光闪耀、阵容强大,包括联合国前副秘书长埃里克·索尔海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泰国前总理阿披实·维乍集瓦、埃及前外交部长纳比尔·法赫米在内的重磅嘉宾发表主旨演讲、展开巅峰对谈。评选活动期间,张艺谋担任首届金熊猫奖评委会主席,涵盖104个国家和地区7024部征集作品展开对话和角逐。

这是一次以文化为媒展开文明互鉴的活动。正如伊琳娜·博科娃所言,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作为一个国际传播奖,金熊猫奖旨在打造一个超越文化差异、促进文化理解的重要平台。如果将时间拉长,两个月之前,也是在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以体育为媒,展开了一场青春交流。

那么,从国家重大主场外交活动,到国家级综合性的系列奖项,为什么均选择落户成都?

从硬条件来看,成都加速从内陆腹地走向了开放前沿,在蓉领事机构23家,落户世界500强企业315家,培育总部企业217家,落户各类品牌首店2000余家,是国内第三个拥有双国际机场的城市。

从软实力来看,成都以金沙遗址为代表的古蜀文明璀璨而神秘,有着优秀传统文化给予的文化自信,更有着海纳百川的胸怀和积极进取的态度去对话世界。以国际赛事和盛会为媒介搭建国际交流平台,成都在办好一场会/一场赛中去锻造城市的发展质量、提升城市的国际影响力。

▲外国驻华使节、领馆官员参访金沙遗址

对于城市要打造的品牌盛会而言,更要在一届又一届中去检验办会成效。

9月20日上午,2023成都全球创新创业交易会开幕。作为成都在创新创业领域的重大活动,展示成都创新环境和创业成果的重要窗口,2015年以来,成都已成功举办八届成都全球创新创业交易会。统计数据显示,累计签约重大项目230余个,发布城市机会清单3200余条,岗位需求35000余个,累计总交易额近1800亿元。

成都通过办会来搭平台、拓商机、促交易、提效能,不仅驱动了城市的产业升级,也让企业感受到温度和变化。“服务有温度,办事有速度,产业有厚度。”在本届成都全球创新创业交易会上,云天励飞董事长兼CEO陈宁就谈到了企业的感受,“立足成都,2022年云天励飞在西南地区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50%。”

▲2023成都全球创新创业交易会开幕 王效 摄

9月19日,由《瞭望东方周刊》主办的“2023 企业家幸福感营商对话暨制造业立市苏州论坛”在苏州太仓举办,成都获评“2023企业家幸福感最强市”。这份源于专业第三方单位制定的“企业家幸福感指数模型”,涉及企业效率成本、金融及法律服务能力、人才及就业、政策环境及公共服务能力、企业安全感5个一级指标和户籍政策关注度、人才政策关注度、互联网政务门户搜索指数、交通指数、医疗指数等28个二级指标。在该模型下推选出的“企业家幸福感最强市”,是对城市营商环境的一次直观检验,也是对城市办会营城的遥相呼应。

图片

▲成都获评“2023企业家幸福感最强市”

过好一次节,激活消费热力

一年秋分到,五谷丰登时。9月23日,一年一度的中国农民丰收节如期而至。

在崇州市白头镇五星村,十台收割机同时启动,齐头并进,原本金黄一片的稻田,几分钟之后便只剩下谷桩。收割机的轰鸣声,仿佛在耳边奏响金色沃野的“丰收之歌”,讲述着“天府粮仓”成都片区的农耕农趣农味。

图片

▲收割机进入稻田

丰收节,收获的不只“端牢饭碗”的安全感,更有乡村振兴的幸福感。

与崇州主会场同步,丰收节庆祝活动还在成都市新津区、彭州市、金堂县等16个区(市)县举办,开展贴近农业生产、农村习俗、农民生活的村舞村歌展演、非遗及传统民俗技艺表演、体育健身等系列活动。

图片

▲2023年第五届天府农民丰收节大邑稻乡渔歌分会场

在新津区,天府农博园内举办的稻草艺术节诠释着农耕文化与装置艺术的融合;在彭州市,集“研学、创作、直播”于一体的柴烧陶艺等活动,让丰收的乡村有了逛吃耍一条龙的地图;在金堂县,橄榄节和大闸蟹节同步开幕,“液体黄金”成为当地增收致富的“新庄稼”。

和美乡村的场景,也是开展农商文体旅融合的舞台。在稻谷飘香秋收忙的同时,生态农业、旅游休闲、科普研学等新产业新业态,给乡村注入了新动能。这些新场景新模式,将延长“丰收链条”,让乡村一年四季都有丰收。例如,中秋、国庆假期,天府农博园将开展稻田音乐节、成渝千条灯谜大联展、天府农博美食节等系列活动。届时,乡村将是市民和游客感受田间野趣和节日氛围的重要站点。

图片


▲天府农博园

由田野及城市,成都在翘首以盼更大意义上的丰收。

接下来的中秋、国庆假期,将是今年最长假期,业内人士预计将迎来五年来最旺“黄金周”。美团、大众点评数据显示,截至9月20日,平台上旅游消费订单(含酒店民宿、景点门票、交通等)较2019年翻倍增长,餐饮堂食订座量则增长112%。“分段式出游、亚运热、一站式度假”成为今年“十一”假日消费新趋势,服务零售有望迎来全年消费新高峰。

▲成都博物馆排队人流 资料图

在这场城市活力的较量中,成都已经下了一着先手棋。数据显示,预计9月30日-10月2日为中秋节后首波出游小高峰,北京、成都、上海、深圳分别为出发与到达“双向”热门城市。同时,长途出游的住宿订单占比超过2019年同期,西安、重庆、成都等成为十大热门目的地城市。

为了迎接假期蜂拥而至的游客,成都已提前预热大量活动。除了准备话剧、舞剧、音乐会等文化大餐,还将在全市城乡社区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社区艺术节、美食节、音乐节、游园会、赏花灯、书画展、老物件展、趣味运动会等活动将走进市民身边,呈现洋溢着幸福感与烟火气的成都气象。

届时,双节叠加将会如何释放积累的消费需求?成都期待用一场丰收,为四季度的冲刺蓄力开跑!

红星新闻记者 钟茜妮

编辑 成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