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13)日下午,“时间的斫轮——凸凹诗集《怀揣手艺的人》研讨会”在成都席殊书园举行。《怀揣手艺的人》是凸凹耗时35年的著作,以期向60位工匠献诗。诗集分《春之辑 逝者的水房子》《夏之辑 他的木头会唱歌》《秋之辑 手感》《冬之辑 29岁的大国工匠》四辑构成。凸凹用朴实的诗歌语言,为来自不同岗位的60位中国工匠生动画像。
在活动现场,凸凹朗诵了写给他已过世多年的父亲(生前为高级农艺师)的诗《刻骨记》。此外,诗集中60位工匠之一的航天专家张双福的女儿张红京也来到现场,朗诵了凸凹对他父亲的献诗《作为客家人》。
活动现场
“2008年,我把我的一本收入有146首诗的集子,命名为《手艺坊》。基于对工匠的认识,习诗至今,从1987年夏到2022年夏,35年间,我为142名中国工匠写有诗歌,《怀揣手艺的人》收入的60件作品,正是我的‘工匠诗’精选集。”凸凹说,让精美、虚缈的分行艺术,与灵巧、实用的各行手艺产生联系,无用之用与有用之用嫁接一体,以形成巨大的反差美和张力美,是他尝试的一项关于诗歌的微实验。
四川大学教授向以鲜表示,凸凹曾干过23年的工匠,这一段经历,对于他的文学创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每一个诗人的内心,都应该住着一个伟大的工匠。什么是诗人,什么是匠人,就如凸凹在《他的木头会唱歌——致钢琴音板专家商继红》所写那样,他们是万物的调音师。”
红星新闻记者 毛渝川 蒋庆 编辑 乔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