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离初心使命,将人民赋予的权力私有化,模糊公与私的界限,这不是一个党员领导干部该有的样子
“买护肤品,一套一万多块钱,好像是逛街减压,看到了就买,不停地刷卡。”10月26日,湖南湘西州强制隔离戒毒所党委原书记、所长石志兰出现在微信公众号“三湘风纪”发布的警示教育片中。片中介绍,畸形的价值观牢牢占据了石志兰的心智,让她逐渐走向了疯狂。这位戒毒所女所长也自认,自己变成州强戒所有史以来最大的耻辱。
“心情不佳就买买买”,名牌包、衣服、鞋子堆满房间,石志兰自述实施贪腐的动机是追求所谓“高品质生活”。利用“一把手”的身份,她不仅以“借款”满足贪欲,先借支公款后虚列开支平账,还以公务开支为由,采取编造虚假资料等方式,大量套取公款。400余万元违纪违法资金被她几乎挥霍一空,等待她的将是失去自由的“铁窗生涯”。
戒毒所是戒毒的地方,对石志兰这位戒毒所的“一把手”而言,她最大的“瘾”不是毒瘾,而是权力之“瘾”。她把戒毒所当成“私人提款机”,把项目、资金等权力变为私器,大肆套取公款进行挥霍,同样的奢侈品可以一次买几件,衣服、鞋子堆满了衣帽间。殊不知,满屋子的奢侈品把她推向了毁灭的深渊,也无情戳穿了权力之“瘾”制造的幻象。
相比于其他落马官员贪腐动辄上亿元,该案涉案400余万元似乎不算多,但联想到这是事发于戒毒所,也难免让人心生惊讶。所以说,不论身在何位,保持对权力的清醒认知至关重要,否则就容易走上贪腐歧路。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是为党和人民做实事用的,但在石志兰这样的官员眼里,权力仿佛成了他们私人的资源和工具,是他们追求“高品质生活”的阶梯。背离初心使命,将人民赋予的权力私有化,模糊公与私的界限,这不是一个党员领导干部该有的样子。
对领导干部而言,自觉接受监督是政治成熟的重要标志。作为强制隔离戒毒所“一把手”的石志兰,不仅没有加强财务监管,反而直接将手伸了过去,甚至处心积虑对抗组织审查,不按规定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可见,一旦接受监督的意识完全丧失,拒腐防变的大堤必然走向崩溃。
2018年,石志兰曾在新湖南客户端发表题为《做新时代合格共产党员》的署名文章,其中提到“要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明白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哪些可以做”。如今看来,她无疑丧失了应有的敬畏之心,忽视了做人为官的德行、规矩和准绳,在权力之“瘾”中没能蒙蔽他人却欺骗了自己。石志兰的案件也再次提醒领导干部,要珍惜权力、管好权力、慎用权力,莫染“权力瘾”。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王钟的
编辑 汪垠涛
红星评论投稿邮箱:hxpl202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