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23~2023.10.29)
10月29日,2023成都马拉松鸣枪起跑。来自全球的35000名选手从金沙遗址博物馆出发,在串联历史文化、现代繁华和生态之美的精彩赛道上肆意挥洒汗水。沿途,10万余名观众的加油声不绝于耳,把城市的运动热情推向极致。
奔跑,是城市奋进的姿态。上周,前三季度成都经济数据出炉,逐季回升、稳步向好的趋势为经济运行把稳了方向。在冲刺四季度的关键时刻,从党政代表团“走出去”签合作,到招商引智“引进来”拓空间,成都接连的重大活动、重磅签约都为这个深秋注入活力暖流。
抢创新就是抢发展
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10月24日,成都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成都调查队联合发布成都经济运行数据:根据四川市(州)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前三季度,成都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114.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7%,增速较上半年、一季度分别提升0.9、1.4个百分点,高于全国1.5个百分点,高于全省0.2个百分点。
“总的来看,前三季度成都经济运行既有量的合理增长,更有质的有效提升,为今年四季度运行和明年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市发改委高质量发展运行处处长张京谈道。
▲成都
结合着今年以来的经济数据来看,成都经济运行呈现出逐季回升、稳步向好的态势。一个颇为亮眼的产业特点就是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相关指标在迅速增长。今年以来,成都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9.6万件,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35.2%,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1.1万家,高新技术产业营收增长达5.0%以上。种种指标显示,抢创新就是抢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在分析数据时,张京认为,今年以来成都建立运行高质量发展监测调度机制,在剖析问题短板、提出针对性解决措施上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构建和运行86项可量化、可操作的高质量发展调度指标,常态化实施行业(领域)月调度、工作进展季通报、目标完成年考评,形成了横到边、纵到底的任务分解机制。
例如,围绕扩大内需,设置和调度市重点项目投资完成进度、建安工程投资增速、工业投资增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等指标,978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超时序进度6.4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增速高于全部投资增速1.1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7%,“双节”游客人次和旅游收入超2019年同期。
细化指标和任务、全面把握项目序时进度、准确查找存在问题,这样的工作机制不仅给前三季度的成绩单带来回暖向好的趋势,也为冲刺四季度打下了坚实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前三季度成绩单中,成渝“双核”经济体量共3.32万亿元、占双城经济圈比重增至56.2%。这一数据直接反映着成渝“双核”联动强化区域协同发展,携手打造带动西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
上周印发的《强化重庆成都双核联动联建2023—2024年度合作项目事项清单》,分别明确重庆成都共投共建类合作项目事项共14项、相向协作类合作项目事项共25项、共同争取类合作项目事项共11项,再次为成渝双核联动按下加速键。
例如,重庆果园港与成都经开区将合作建设“无水港”,以重庆果园港为母港,以公路运输为纽带,采用公水联运方式,实现重庆果园港与成都龙泉驿“无水港”无缝衔接,促进成渝“双港联动”;重庆成都还将建设文化馆联盟,推动两市公共文化馆所融合发展,推进机构联动、人员交流、资源共享,通过“大讲堂”“大展台”等形式开展两地公共文化交流及志愿服务活动,联合开展书法、摄影、墙绘等主题讲座、艺术交流、主题展览活动。
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对外发布两周年之际,数据是成果的见证,清单是未来的展望。
▲果园港
抓住开放机遇
从“后卫”变“前锋”
从数据回到经济活动,上周,成都多项招商引智活动吸引着来自国内一线城市和国际城市的资源。
“2023金熊猫全球创新创业大赛亚太区域赛”“2023成都文化旅游(韩国)专场推介会”均在韩国上演。
其中,金熊猫全球创新创业大赛作为成都市政府主办的面向海外和外国人才的最高级别赛事之一,已成为发掘、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的重要载体,为成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智力支撑。
本次亚太区域赛吸引了韩国参赛项目110个,经过初筛,21个优质项目来到大赛现场路演,主要聚焦人工智能、数字经济及现代生物技术药研发等前沿科技领域,核心团队中不乏来自首尔大学、成均馆大学、延世大学的优秀教授及博士等高层次人才。他们不仅借着成都搭建的平台来展示创新成果、交流创业经验、与投资机构见面、寻求科技成果转化,还瞄准着到成都拓展市场空间这一目标。
▲2023金熊猫全球创新创业大赛亚太区域赛(首尔)
“中国市场是一个全球化的市场,很多国家的优秀产品和技术均已进入中国,成都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创新性的城市,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尤其是我们关注的医药健康产业,很期待能够在成都落地发展,助力大健康领域中韩合作。”以牙本质再生疗法治疗龋齿项目参与路演的韩国企业斯坦登(音译)相关负责人说。
另一头的“2023成都文化旅游(韩国)专场推介会”上,成都与韩国大邱相关机构、企业达成了多项合作协议。双方以文旅为媒,将搭建起成都与韩国各地旅游交融共通的桥梁。未来,两地还将进一步拓展双边经贸、产业、旅游、人文等领域的合作空间。
成都的党政代表团积极“走出去”谈合作,释放着成都在大运会之后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拥抱世界的信号。就在本月举行的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内陆地区从’后卫”变成“前锋’”的判断给出中西部地区开放发展的新机遇。成都依托联结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枢纽功能,有必要也有基础去提升链接全球资源的能力、拓展高质量发展的空间,从而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将目光移回国内,成都上周在产业生态培育、重点项目引进、赛事活动举办上也有着一系列行动。
10月26日,以“文创天府 荣耀未来”为主题的成都市文创业(数字文创)建圈强链招商引智推介会在深圳举行,21个文创类产业项目在会上正式签约落地成都,现场还发布了文创业(数字文创)建圈强链招商引智机会清单,该清单覆盖成都文创及数字文创领域,60个项目招商引智资金涵盖传媒影视、创意设计、音乐艺术等8大文创业重点领域。
10月26日晚,2023第二届三联人文城市颁奖盛典在成都中国-欧洲中心举办,成都猛追湾城市更新项目获得组委会特别奖。《三联生活周刊》主编、三联人文城市奖组委会主席李鸿谷评价举办地成都,代表着这个时代的“流动的公共”的发生和迭代。“从太古里、宽窄巷子到从老旧街区变成潮流街区的猛追湾城市更新项目,成都城市的迭代指向普通人,指向每一个城市里的市民。”
10月29日,2023成都马拉松圆满落幕,不仅吸引了来自全球的35000名选手,还引发城市漫游的升温。
▲2023成都马拉松
由于成马组委会为所有的参赛选手提供了免费参观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和五大博物馆的礼物,数据显示,上周末成都的住宿预订量较去年同期增长100%。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西岭雪山、都江堰景区、成都欢乐谷、武侯祠等成为热门目的地,春熙路、宽窄巷子、金沙遗址列入酒店预订热门商圈前三甲。从跑马到旅游,从风景到人文,成都马拉松正在成为一张新的城市赛事名片。
三季度收官战之后
冲刺四季度的号角声已经响起
多方发力冲刺四季度
成都奔跑不息
红星新闻记者 钟茜妮
编辑 陈怡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