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下午,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下称学青会)艺术体操集体全能决赛在柳州市李宁体育馆举行,成都队的姑娘们在动感舞曲中上演了一出优雅、俏皮又极富感染力的表演,最终以54.1的高分,强势摘冠,为成都代表团斩获本届赛事第7金。
代表成都队出战学青会艺术体操集体全能项目的运动员
红星新闻记者了解到,代表成都队出战学青会艺术体操集体全能项目的运动员,一共有6名,分别是谢卓熹、曾梦菡、李梓萱、何欣叶、谭粤月、夏雪。其中,谢卓熹、曾梦菡、李梓萱、何欣叶、谭粤月5人均为由成都市少体校输送的成都籍运动员,年龄都在13至15岁间,正值上升期。而且5人经过多年朝夕相处的训练,彼此配合非常默契。
正是这样一支“成都班底”队伍,在学青会艺术体操集体全能的赛场上,发挥出了超强战斗力。从预赛开始,成都队就一路领先,奠定了绝对优势。决赛中,面对杭州队的穷追不舍,成都队稳扎稳打,最终以总分54.1(五绳26.45分+五球27.65分)的成绩,领先第二名杭州队3.6分,夺得冠军。
代表成都队出战学青会艺术体操集体全能项目的运动员
“成都队在决赛上的成套动作编排紧凑、艺术感染力强、难度系数大、抛接准确无误,比赛也完成得行云流水。我对孩子们的表现非常满意。”据成都队主教练骆懿介绍,决赛集体全能项目是由3组成套动作构成。备战前期3组动作成都队的动作完成率达到100%,后期在保证完成率的情况下,更是着力提高成套动作的规格质量和表现力。
成都队在学青会艺术体操集体全能项目夺冠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骆懿告诉红星新闻记者,为了备战学青会,教练组早早就开始进行人员选拔,期间也进行过人员调整,直到今年4月,才确定目前的这套固定阵容,正式完成队伍组建。建队以后,仅队伍的日常训练就保持在六七个小时左右,小姑娘们练得非常刻苦。
而学青会艺术体操夺冠,其实早就有迹可循。建设世界赛事名城以来,作为成都体育的传统优势项目,艺术体操取得了亮眼成绩。培养出的黄张嘉洋、肖明欣等名将,代表国家队征战东京奥运会,艺术体操世界杯、世锦赛,成都大运会等一系列国际赛事,多次摘得冠军或取得历史性突破。而作为艺术体操项目的“造星工厂”,成都市少体校一直就被誉为“冠军的摇篮”。
成都艺术体操队员们进行赛前准备
今年国内共计举办3项综合性运动会,即成都大运会、杭州亚运会、广西学青会。其中,学青会是在党的二十大后举行的首个由学生和青少年运动员参加的综合性运动会,是遵照修订后的《体育法》合并原学运会和原青运会后的首届赛事。同时,学青会是唯一以城市名义组队参赛的综合性运动会,是直接反映城市青少年体育工作和竞技人才培养水平的载体,也是直接展示城市青年风采、城市形象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平台。
本届学青会成都代表团参赛队伍由省市联动,除了成都市各单位及区(市)县组队,在省体育局大力支持和指导帮助下,还选调了21个市州的精英运动员,汇集全省精干力量,以成都代表团名义共同出征,参与田径、自行车、赛艇等36个大项45个分项比赛的角逐。参赛规模和参赛项目均创下成都参加全国综合性运动会的历史之最,此次成都代表团出征广西学青会的规模达到1040人。
学青会成都队金牌榜
谢卓熹、曾梦菡、李梓萱、何欣叶、谭粤月、夏雪 艺术体操集体全能
林诗栋 乒乓球男子单打(甲组)
林硕堂 男子自由式小轮车
邓雅文 女子自由式小轮车
周怡玲 柔道女子-48公斤级
康亦祥 场地自行车男子全能赛
张萌 徐晓颜 场地自行车女子麦迪逊赛
图/文综合运动成都
编辑 欧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