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市委书记蒋蔚炜:擦亮“三遗之城”品牌,深化与高新、锦江的结对联动

红星新闻 2023-12-28 00:45

12月27日,中国共产党成都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在分组讨论会上,都江堰市委书记蒋蔚炜从如何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谈到智慧赋能营商环境的新思路。他说,“都江堰作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将运用李冰治水之‘道’与智慧管理之‘术’,‘融’城乡‘合’发展,‘智’营城‘慧’民生,聚焦‘七个融合’精准发力,坚定不移拼经济搞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

27151703688904_.pic.jpg

擦亮“三遗之城”品牌

高质量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都江堰片区等项目

“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和超大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在蒋蔚炜看来,成都立足“大城市带大农村”这一鲜明特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实践探索,“精准提出了‘七个融合’,制定了含金量十足的措施。”

在推进规划联动融合方面,蒋蔚炜说,下一步要做好镇(街道)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后续工作,优化以片区为单元的规划体系,注重规划用途留白。优化城乡空间形态,强化“三区三线”管控,高质量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都江堰片区等项目,保护好生态多样性。在统筹基础设施规划布局方面,推动“天温都”高速路建设、成灌快铁公交化等,突出常住、产业、旅游、旅居“四类人口”需求,打通中心城区城乡融合的资源要素通道。

“关于功能融合,我们将加快推进以人为中心的新型城镇化,推动‘三个做优做强’。高标准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加强先行村和重点村建设,争创全国最美宜居村庄和省乡村振兴先进县。”蒋蔚炜表示,将以重点片区和结对联动合作区建设赋能城乡融合,统筹“地上、地下、云上”三座城,深化与成都高新区、锦江区的结对联动。

推进产业融合共兴方面,都江堰将深入实施产业建圈强链,推动三次产业资源跨界配置和多业态融合发展。其中包括打造“天府粮仓精灌区”,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推动现代都市农业建圈强链,引育头部型、平台型、成长型农业链主企业,做精青城茶叶、猕猴桃、川芎等“土特产”文章,抢抓预制菜、猕猴桃花粉新赛道,推动由卖原字号向卖制成品转变,建设一批智慧农业园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壮大“天府好水”等绿色食品产业。

“推动人才融合互动,我认为城乡融合的重点关键是如何把人才留住。”蒋蔚炜表示,都江堰将用好四川农业大学等高校资源,推动规划、科教、卫生、农技等人才组团服务和巡回指导,加强科创林盘、青年创业孵化基地等建设,引导乡贤能人、“银龄人才”、专技人才等参与乡村建设,并同时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27161703688907_.pic.jpg

“文化是都江堰的特色和优势”,蒋蔚炜提出,“我们将擦亮‘三遗之城’品牌,服务成都世界文化名城建设。”聚焦世界遗产文旅主轴,规划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和玉堂窑、芒城遗址公园,建设主题博物馆群落。保护好1844棵古树名木,深化李冰、孙思邈、张大千等历史文化名人研究活化,联合青羊、郫都创建古蜀文明传承创新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推动农商文旅体医融合发展,培育农事体验、自然研学、乡村露营、运动康养等业态,持续打造诗歌节、丰收节、采茶节等民俗节庆品牌。

在推进创新融合赋能方面,蒋蔚炜表示,都江堰将深化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着力破除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的制度壁垒。开展“五良”技术攻关,持续提升耕地容积率。畅通人口双向流动,引导就近城镇化,保障进城农民参加城镇社保、子女高质量就学等合法权益。深化财政资金“拨改投”,鼓励使用权、经营权、财产权等混合增信,探索农业农村重大项目投资机会清单。

“治理为融合聚力,智慧蓉城与微网实格将双向赋能。”蒋蔚炜表示,都江堰将自觉强化抓镇促村责任意识,探索以中心村为纽带全覆盖组建片区、多村、村企联合党委,与先进城市社区结对联动,充分发挥全国首个村级巡察教研基地作用,创新自治法治德治结合方式,提升城乡文明风气,全面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学习新时代“枫桥经验”和“浦江经验”,以“文明其精神”引领社会心理健康体系建设。 

用好与成都高新区、锦江区结对联动平台

推动项目开工,多投快建 

除了聚焦城乡融合发展之外,都江堰还将坚定不移推进智慧蓉城建设优化营商环境。蒋蔚炜表示,下一步都江堰将用好与成都高新区、锦江区结对联动平台,争取复用一批优质应用场景,科学建好物联感知体系,丰富拓展全域旅游大数据中心、重大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森林防灭火防盗伐、天府粮仓耕地保护等特色应用场景,全面夯实智慧蓉城建设底板支撑。

“智慧都江堰围绕着经济运行的调度,围绕着民生的幸福,围绕着安全的底线,围绕着营商环境。我们要把‘蓉易贷’‘蓉易投’‘蓉易享’这些政策落实好。”蒋蔚炜说。

在拼经济搞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蒋蔚炜表示,都江堰将着力扩大有效投资,加快争取落地一批“平急两用”、城中村改造项目,招引福建银河、途易蓝文旅综合体等重大项目,推动独角兽项目华玻视讯开工建设、都江堰—四姑娘山轨道交通等多投快建。此外,着力推动总投资20亿元的农夫山泉项目建成投运,“这一项目满产后,年营收将达30亿元、纳税2.5亿元。”

同时,都江堰将创新办好“新十二月市”、双遗马拉松、都江堰放水节、熊猫巴斯论坛,塑造“天府国际会客厅”品牌,构建以产业建圈强链为核心的现代产业体系。

红星新闻记者 赵雨欣 张晓舟 

部分图据都江堰市委宣传部

编辑 成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