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李小兰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对于中国人来说,一直是一个特殊时刻,它代表着团圆、喜悦和新的开始。
然而,随着生活变好,越来越多的人感慨,春节年年过,年味却渐淡。尤其对年轻人来说,曾经翘首以盼的年夜饭、大年初一的红包,还有琳琅满目的礼物,仿佛都失去了吸引力。
为何会这样?是时代进步太快,还是我们走得太远?个中缘由,其实折射的是社会的发展和变迁。
丰与歉的对比,淡薄了年的期许。小时盼过年,盼的是年节美食,平常不舍得吃的鸡鸭鱼肉,一年吃一次的糖果糍粑,还有为过年炸的春卷、藕合……每到年前,满院的飘香把口水馋了出来。
可如今呢?以前过年才吃的美味佳肴,早已成了家常便饭。南方的虾、北方的蟹、西北的羊肉、川渝的火锅……甚至法国鹅肝、泰国马沙文咖喱等国外美食,只要想吃,都能遍尝一二。于是,期许少了,年味自然淡了。
大与小的差异,淡化了年的希冀。记忆中的年夜饭,至少得摆三桌。叔伯姑姨围一起,兄弟姐妹聚一块,爷奶长辈坐中间,那时的家都是大家庭,它就像棵枝繁叶茂的大树,每个枝丫伸出去,都有两三个小树枝。
可现在呢,老舍笔下的《四世同堂》或许仍有,但乌泱泱的大家庭却鲜有,团团拢拢聚起来,也就一小桌。大家成了小家,人少了,年的仪式感也简化了。
很多人不再像以前般围炉煮茶谈天论地,而是把春节当作轻松假期,一家人去游历山川,乐享美景,领略不一样的风土人情。
快与慢的节奏,淡忘了年的渴望。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人们盼着过年,因为那是难得的相聚机会。如今,科技的飞速发展,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一个视频电话,想见的人、想说的话直接秒到,甚至可以跨山海、越时空。春节承载的那种“思念如白马,自别离,未停蹄”的乡愁味消散了,对年的渴望自然少了。
所以,随着时代变迁,传统的年终将成为记忆中的年。正如民俗专家何大齐说的,“年味淡了,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历史潮流不可抗拒。”
不过,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年的味道,不仅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舌尖味道、视觉味道,更重要的是情感味道。
只要我们放慢脚步,重拾对亲情的珍视,重新认识和传承传统文化,不管在哪过年,不论跟谁过年,都能在年节里,找回那份纯粹的快乐和满足。
编辑 张莉 责编 官莉
该作品系网络评论新秀挑战赛参赛作品,仅用于作品展示,不代表红星新闻观点。除此展示外,不得用于其他途径,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