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霸王涉猪肉水饺“掺杂”被罚50万元,成都公司:成都市场没有这款产品

红星新闻 2024-01-11 16:47

日前,上海市市场监管局通报2023年查处的各类反不正当竞争典型案例。其中,海霸王(汕头)食品有限公司为减少原材料成本,将“白菜猪肉水饺 500g”等19款速冻水饺产品中的猪肉掺入鸡肉或鸭皮,且含量均高于猪肉。在产品外包装上仍以“猪肉水饺”作为产品名称,也未在醒目位置备注产品主要配料改变,导致消费者对产品配料产生误认。至案发,当事人共计销售上述型号的速冻水饺产品140余万包,被责令当事人停止违法行为,并罚款人民币50万元。

image.png

上海市场监管部门执法现场,图据“上海市场监管”公众号

红星新闻记者今日上午拨打海霸王总部总机,表明身份希望联系品牌公关部采访,被客服人员告知:没有采访需求,随即挂断电话。

对于有本地消费者担心买到不合格产品,记者拨打成都海霸王食品有限公司电话咨询,相关人员回应表示,成都市场应该没有售卖涉事产品,“汕头公司是两年前的事,只是现在才通报。”

记者随后走访了多个连锁商超,部分线上在售的海霸王产品中有同类产品,但产地不同、总克数也不同。

记者获悉,海霸王此次并非头一次在食品“掺杂”方面翻车。据红星新闻此前报道,2016年,成都海霸王食品有限公司因被查出以鸭脖皮、冻杂油等原料冒充牛肉、虾肉等原材料生产牛丸、虾饺,被原成都郫县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处以罚款404400元。

同年3月,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对江北区畅想食品经营部销售的成都海霸王食品有限公司3月1日生产的“海王妃”撒尿牛肉丸进行抽检,也未检出牛源性成分,但检出了鸭源性成分。

但其实两年前,不少速冻产品“掺杂”一事就被消费者反映过。2021年,一名北京消费者爆料称,发现一些速冻产品标称“牛肉大葱水饺”,但配料表显示添加了猪肉;有的产品名称是“荠菜猪肉大馅馄饨”,里面却添加了鸡肉成分。新京报记者对8个品牌40款名称中含有“猪肉”或“牛肉”的速冻产品探访发现,有18款产品配料表存在混有其他肉类的问题,涉及三全、思念、白玉、龙凤等品牌。

近年来,食饮产品因与宣传不符受到处罚还有其他案例。2022年,上海多甜食品有限公司销售了名为“夏午壹点巴斯克芝士蛋糕网红甜品糕点下午茶零食低糖低卡低脂冷冻”的预包装食品,发布了含有“低脂”内容的广告,但据其脂肪含量得知,该食品非低脂食品,涉发布虚假广告被上海市浦东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处罚10万元。

红星新闻记者 张博 何筝

责编 常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