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腊月十九,是北宋大文豪苏东坡的生日。作为“东坡故里”,四川眉山市一直保留传统,举行“寿苏会”。
2024年1月29日,腊月十九,也是苏东坡987周年诞辰。当天,“唐宋八大家 眉山来相聚”苏东坡诞辰987周年寿苏会暨唐宋八大家纪念地(馆)联盟成立仪式在眉山三苏祠博物馆举行。
今年“寿苏会”除了延续祭拜仪式,眉山三苏祠博物馆还邀请到潮州韩文公祠、柳州柳侯祠、永州柳宗元纪念馆、滁州欧阳修纪念馆、南丰曾巩纪念馆、抚州王安石纪念馆,共同成立了“唐宋八大家纪念地(馆)联盟”。
活动还以“坝坝宴”的形式,邀请“苏粉”们参与到“先生出题”、互动抽奖等环节,热热闹闹为东坡“庆生”。
▲“寿苏会”现场
东坡“过生日”
“唐宋八大家”穿越历史时空相见
东坡文化耀古今,山高水长八大家。在华夏文明浩瀚璀璨的文化星空上,“唐宋八大家”是极其耀眼的星群,照亮了中华文明的进程,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他们是“一门父子三词客”的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倡导古文运动的柳宗元,“自强不息”的欧阳修,“革故鼎新”的王安石、“为政以德”的曾巩。
唐宋八大家,各有风骨,千百年来,谁人不爱?抚今追昔,三苏风范、八大家之品质不仅从未过时,更是与当代国人的情感同频共振。2023年10月,三苏祠博物馆开启了“唐宋八大家文化主题行记”,历时两个月先后走访了唐宋八大家其他五大家相关纪念地(馆)。
散是满天星,聚是一团火。此次“寿苏会”,八座巅峰、八种智慧齐聚眉山。眉山三苏祠博物馆联合潮州韩文公祠、柳州柳侯祠、永州柳宗元纪念馆、滁州欧阳修纪念馆、抚州王安石纪念馆、南丰曾巩纪念馆,成立了“唐宋八大家纪念地(馆)联盟”,希望通过这种穿越历史的“见面”,连接与先贤们的精神通路,共同探索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唐宋八大家”穿越相见
“‘三苏’的研究应该回归到他们所在的那个时代,回归到‘唐宋八大家’这个璀璨的群体,这次‘寿苏会’,我们邀请到其他五大家相关纪念地(馆),成立唐宋八大家纪念地(馆)联盟,旨在整合资源、学习互鉴,共同扛起传承弘扬中华优传统文化的大旗。”三苏祠博物馆馆长陈仲文表示。
“苏粉”聚眉山
拍摄短视频,传承经典现场“打擂台”
访一代宗师,寻千年文脉。2023年11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央视综合频道打造的大型文化综艺节目《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播出,为“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写下生动注解。借由“寿苏会”,“唐宋八大家”在眉山的“历史性会面”,也吸引了众多“粉丝”参与。
“寿苏会”上,上海歌舞团国家二级演员、国家艺术基金古谱诗词传承人梁彬,宜宾学院副教授、国家艺术基金古谱诗词传承人邓静带来了《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节目主题曲。歌舞《不忍归去》创作团队均来自眉山本地,表达家乡人对东坡的爱戴与情深。活动中,海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海滨还化身“苏东坡”,以情景演绎的方式与其他七位大家“会面”,与现场观众互动,带领众人追忆“唐宋八大家”的诗意人生。
▲书法老师现场书写春联
为让大众更加走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经典,三苏祠在2023年12月启动了“文风千古经典诵读”短视频征集大赛,截至1月10日,共征集近300部短视频。最终评选的20部优秀短视频,在“寿苏会”现场进行了颁奖。
来自洪雅实验小学四年级学生张瀚博轩是本次短视频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十岁的他参赛作品是东坡经典佳作《赤壁赋》。“苏东坡是我的偶像,这次比赛也是我主动报名参与的,希望用这样的方式,表达对偶像的敬仰,也为东坡先生生日献礼。”张瀚博轩说。
为东坡“庆生”,少不了众多“苏粉”的参与。1月29日“寿苏会”当天,眉山三苏祠还特别准备了唐宋八大家专场诗词擂台赛,传承经典打擂台的同时,还能赢取三苏祠文创产品。
陈仲文表示,“寿苏会”临近新春佳节,为增加活动的丰富性,今年“寿苏会”新意多多,也结合了各项新春惠民活动,让群众参与其中,真切感受到“唐宋八大家”就在身边,活在人心。
贴春联、拓“福”字是新春传统习俗,“寿苏会”当天,三苏祠邀请了书法老师现场书写春联,送给市民和游客;同时,三苏祠还特别准备了拓“福”体验,游客来到三苏祠,带着亲手拓的“福”字回家,寓意新的一年福气满满。
▲活动现场
此外,“寿苏会”上,眉山三苏祠特别策划的“中国有三苏”微纪录片国际传播项目也进行了首发,为东坡献礼。该项目以中英双语分8集介绍三苏祠,讲好敬仰、传承、保护等主题的眉山故事和中国故事,从三苏祠打开一扇通往中华文化的大门。
李幸 红星新闻记者 蒋麟 图据主办方
编辑 何先锋 责编 邓旆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