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瑙鲁“断交”,民进党方面的反应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是外事单位的愤怒情绪。台官员称,台外事部门负责人吴钊燮得知该消息后“非常愤怒”,因为他在瑙鲁上花了“非常非常多的心思”。不过对于这番表演,岛内网友并不买账,有网友吐槽吴钊燮“能力不大,脾气不小”,只会用发火来掩饰无能。
其二是绿营侧翼立即对瑙鲁进行抹黑、诋毁。曾因鼓吹“台独”受到民进党支持的“基进党”前民代陈柏惟在社交媒体贴文称,“瑙鲁曾靠挖大便成为全世界最富有的国家”“瑙鲁国民有普遍的肥胖问题”“瑙鲁是21世纪少数在和平状况下严重衰退的国家”……类似贴文内容遭到媒体和舆论广泛批评。
要知道,2019年蔡英文还将窜访相关国家的行程称为“海洋民主之旅”,将瑙鲁等国称为“拥有相同理念的朋友”。在窜访瑙鲁时,民进党方面还安排了台湾农技团成员求婚的桥段,蔡英文当时借题发挥,大赞“不论台湾跟瑙鲁的地理距离有多远,一定都会开花结果,包括外事关系与婚姻”。
只不过此前“你侬我侬”的暧昧情绪,在瑙鲁方面宣布“断交”后,就立即翻篇儿。民进党利用侧翼和网军将瑙鲁丑化为“挖大便”“全民肥胖”、经济问题严重的国家,操作手法极为下作。
台外事官员声称,瑙鲁“断交”是突袭,不过有台媒却指出此事并非毫无征兆。去年10月,淡江大学副教授黄介正就曾质疑当局,外事政策偏重无“邦交”的美、日等国,疏忽“邦交国”,并提醒当局注意“台瑙关系”。不料,该提醒却被台外事部门发文痛批,称黄介正“枉具学者身份”。
学者提醒就大骂学者,媒体监督就打压媒体,“友邦断交”就丑化“友邦”,民进党当局这一作派已持续了8年,在被“断交”10次后,仍然不见丝毫检讨、反思之意,反而将外事事件当做政治斗争素材炒作,好一个“执迷不悟”!
虽然绿媒均口径一致地将瑙鲁“断交”算在了蔡英文头上,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赖萧配”才是背后主因。台湾《中国时报》评论指出,“赖萧配”出线不但没有胜选的“蜜月期”,甚至连一天的喜悦都难求。
大陆方面显然对“务实台独工作者”赖清德不抱任何期望。评论认为,赖清德在选举时狠话说尽,更加深了“疑赖论”,还没等到就职就遭到“外交反噬”;当前台湾已丧失对外关系的自主性与发言权,必须要美国代表团到台北耳提面命一番。这就是赖清德当选后的“48小时效应”。
“大陆对付赖清德的工具箱刚刚打开”,另一篇评论则指出,面对台海兵凶战危、ECFA濒临中止,赖清德首先要处理“台独党纲”,这不仅是美国战略界的建议,亦是回应美国总统拜登在选后第一时间重申不支持“台独”。选举结果证明岛内6成民意不支持民进党,就是不支持蔡英文8年的两岸路线,因此赖清德必须做出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