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王茂语
郁达夫说,“所谓旅游,就是从自己待腻的地方去看别人待腻的地方。”个人而言,说走就走踏上旅途的原因,无非是想暂时将生活的苟且抛诸脑后,去大海、草原、戈壁,去六朝古都、茶马古道、江南水乡……去寻求平淡生活里的特殊色彩。对远方的一贯向往,是对一座城市经年累月历史文化底蕴的追寻,更是对城里城外大街小巷风土人情的追寻。
“亚运会中式美学”让杭州给了世界一点小小的中国震撼,“淄博烧烤”何尝又不是好客山东一张崭新的明信片,这段时间频上热搜的“尔滨你让我感到陌生”更是东北豪放文化里一道让人忍俊不禁的特殊风景线。
现代生活信息纷杂,我们一打开手机就会收到大数据推送的各种“流量信息”。这种情况下,一座城市的出圈,毫无疑问是它本身有独树一帜的文化魅力。经历岁月洗礼的中央大街、索菲亚教堂、斯大林公园是哈尔滨的文化,独具地域特色的冰雪大世界、雪人码头、松花江大桥也是哈尔滨的文化,烟火气息十足的红专早市、道里菜市场、洗浴中心也是哈尔滨的文化。一路向北,哈尔滨身上丰富多样的东北文化风情,是对当地特色文化发掘利用的有力体现,也是“南方小土豆们”流连忘返的重要原因。
一座城市的出圈,离不开它的独特文化,也要看到其“上下一心、共同发力”的切实付出。“旅游”二字,无非离不开吃、住、行。在“上”,政府、文旅、市场监管、公安等多部门形成联动管理体系,中央大街遛麋鹿、索菲亚教堂挂月亮、地下通道铺地毯、延长公共交通工具运营时间……在城里城外力所能及的地方全方位保障游客的出行体验,在细节处让游客感到舒适和被尊重。在“下”,冻梨切片摆盘、豆腐脑放糖、草莓按“颗”卖了、本地车四处免费接送“小土豆”……大街小巷里烟火气息满满的待客之道,本质上彰显了哈尔滨为满足游客差异化需求而不断改进的努力。通过走亲民路线,哈尔滨将本地特色文化和游客现实需求有效结合,在城市的每一声问候、每一个微笑中展现人文关怀,使游客体验感、幸福感切实得到提升。
丰富多彩的人文历史,热忱诚恳的“烟火服务”,毫无疑问是快速赢得各地游客好感的有效方式,但如果一些地方只看到表面,一哄而上打造网红商业街、推动城市同质化宣传,口号都是“特色”,但实操俱是千篇一律的“古镇”、“毫无诚意”的套路式服务,就和打造地区特色旅游品牌,推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目的背道而驰了,这也是值得我们深刻反思的。
编辑 郭庄 责编 邓旆光
该作品系网络评论新秀挑战赛参赛作品,仅用于作品展示,不代表红星新闻观点。除此展示外,不得用于其他途径,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