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上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四川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成都开幕。
如何为企业或创新主体在“出海”前“排雷”,避免发生“瑞幸咖啡”商标纠纷这类事件的发生?四川省政协委员、西南交通大学图书馆馆长郭春生教授就发挥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优势,做好涉外知识产权的监测预警与防控提出建议。
“瑞幸的小鹿头是看向右侧,而泰国瑞幸的小鹿头则转向左侧,关于‘瑞幸商标’纠纷一案,双方拉扯了好多年。”郭春生表示,深挖其背后的原因,其实是一个共性问题:近年来,中国企业“出海”频频,知识产权纠纷问题成为了企业“走出去”的一项阻碍。如果用几组关键词来总结以上类似案件,他认为是:涉外知识产权、监测预警与防控、数字化平台。
o
▲四川省政协委员、西南交通大学图书馆馆长郭春生教授
郭春生向红星新闻记者展示了一组他初步统计的数据,2022年,中国企业在美知识产权诉讼新立案共986起,环比增长14.39%,总体持续上涨,其中专利诉讼新立案287起;商标诉讼新立案718起,增长35.73%;商业秘密诉讼新立案18起,增长28.57%。
在郭春生看来,这组数据背后反映的是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企业或创新主体所面临的困难,“目前全国有103所高校成立了‘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其中四川有5所高校。在帮助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应发挥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优势,帮助企业做好涉外知识产权的监测预警与防控。”
对此,郭春生建议,首先,建立政府、创新主体与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常态化的沟通与合作机制。其中包括,鼓励产学研合作,共同研发新的知识产权风险监测预警与防控技术,提高整体防范能力。定期组织培训,提高创新主体对涉外知识产权风险的重视程度和风险防范意识等。
其次,探索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参与的全流程风险防控机制。郭春生表示,创新主体在重点产品研发前,可以通过高校的数字化平台对相关产品的发明进行国内外专利信息检索查询、分析和研究。比如对重点国家(地区)知识产权保护法律制度、流程实务、政策环境调整变化信息进行深入分析,建立健全动态跟踪机制,及时发布重点国家(地区)知识产权保护法律制度和政策环境调整变化信息等。“这意味着,高校的数字化平台需要通过技术手段不断完善、升级,让其变得更‘聪明’。”
最后,提升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的涉外服务能力,比如根据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需求,提供定制化服务,提高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而在创新服务模式上,他建议可开展线上咨询、远程服务等,提高服务的便利性和及时性。
红星新闻记者 赵雨欣 图据受访者
编辑 于曼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