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江洋
每年一到春节,过年的氛围感直接拉满,老百姓都会感受到浓郁的“年味”。其实“年味”在百度的解释为年俗的味道,中国的年俗文化源远流长,全国各地衍生出纷繁多样的过年习俗,南北迥异,各具特色。在定义上,“年味”并没有统一的具体标准。在传统观念方面,老百姓普遍认为过年应该杀猪宰羊、祭拜祖先、拜年、走亲戚、看花灯、打年糕、贴春联、看春晚……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些延续了多年的传统内容却在悄悄发生改变,笔者认为这些改变并没有让“年味”变淡,反而更加迎合社会需求,彰显时代进步。
过年需要“减负”,多一份省心。不少年轻人宁愿在春节加班,领取3倍工资也不愿意回家过年接受七大姑八大姨“灵魂拷问”,年轻人选择加班或就地过年也许是自我“减负”的最好方式。说起做团圆饭,从洗菜、备菜到做饭一套流程下来要花费很长时间,而且吃完打扫也很麻烦。所以在物质条件变得更好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下馆子吃团圆饭,给自己放个假,开开心心吃上专业厨师做的丰盛佳肴更加其乐融融。
过年需要“选择”,多一份自在。现在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在春节期间出门旅游,一方面是因为景点人流量少避免排队,另一方面是可以感受到各地不同的春节文化氛围,所以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在智能化设备较为发达的今天,也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除夕夜玩手机、玩电脑来取代观看春晚,他们选择了更适合自己的娱乐方式。
过年需要“连线”,多一份便捷。当前5G时代下的新生活为我们带来了诸多便利,实时的远程面对面“连线”已成为家常便饭,相隔两地的亲友往往通过一个视频电话就能完成拜年。线上发红包、抢红包成为了亲朋好友间传递祝福的新方式,线上购物也成为了春节消费的主战场。
新时代新传统,传统的“年味”确实在发生改变,只是变得更加符合当前社会需求,更加具有新时代气息。无论旅游式过年、5G式过年,亦或是加班过年等等,都在用新的方式诠释着老百姓与时俱进的生活态度,也许对他们而言,只有自己需要的“年味”才是真正的“年味”。
编辑 郭庄 责编 魏孔明
该作品系网络评论新秀挑战赛参赛作品,仅用于作品展示,不代表红星新闻观点。除此展示外,不得用于其他途径,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