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吸引游客前来
纷纷开始“摇人”
为自己家乡打call
咱们成都也不能落后
火速上分!
小布还听说最近
“诗圣”杜甫正“回到”成都
参观他刚刚修缮好的杜甫茅屋
不妨就跟着杜甫的脚步
↓↓

他在浣花溪畔
三年吟诗200余首,被称为“成都诗”
“成都万事好”
搭房檩、削篾条、铺茅草、盖茅草……经过近20天的修葺,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的杜甫茅屋焕然一新,于日前重新开门迎客。
图据 成都极美小分队
在之后的岁月里,草堂逐渐扩充,先后开辟了桃园、竹林、桤木林、菜圃、荷池、药栏等。
杜甫漂泊的足迹遍布半个中国,但纪念他的草堂主要有三座,分别位于成都、四川三台和重庆奉节。三座草堂,记录的都是杜甫的晚岁生活。诗人冯至感叹:“人们提到杜甫时,尽可以忽略他的生地和死地,却总也忘不了成都草堂。”

他在成都
览遍天府风光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绝句》
跟着诗人的如椽巨笔,我们能够一览千年前的成都风貌。
西岭雪山位于大邑,而崇州离大邑很近,公元760年秋,杜甫曾游崇州东门的泗安寺,在钟楼上便能遥看大邑雪岭,诗曰:“暮倚高楼对雪峰,僧来不语自鸣钟。”最有意思的是,杜甫喜欢品质极佳的大邑瓷碗,并向朋友请求:“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
都说南方人的执念便是下雪,而对成都人来说,应该是看雪山以及看下雪。近来,西岭雪山迎来一场又一场的大雪,超美雪景已上线,无论是半山的雪染青山,还是日月坪山巅的林海雪原,每一个场景都是冬日雪景大片,共同组成了一个童话般的冰雪世界。此外,西岭雪山滑雪场还是全国首批、南方首家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是中国南方滑雪“首选地”。


都江堰特产“青城乳酒”,相传是一种由青城山泉酿造的果酒,浓香无比,杜甫也称赞“山瓶乳酒下青云,气味浓香幸见分。”
《梅雨》诗中,杜甫描写蜀中四月的情景。诗中的“南京”即是成都,“犀浦道”指唐代的犀浦县,也就是现在郫都区的犀浦,犀浦的夏雨令他难忘。他在《进艇》中写道:“南京久客耕南亩,北望伤神坐北窗。”杜甫在草堂的北窗独坐,极目北望,感慨万千。

他在成都
感受市井繁华
喧然名都会,吹箫间笙簧。
——《成都府》
杜甫当年在抵达成都的路上,先后写下十二首纪行组诗,最末一首便是题为《成都府》的五言古诗。
当时的成都经济繁荣,与扬州并列为当时全国最繁华的两大商业都会城市,有“扬一益二”之誉,“喧然名都会,吹箫间笙簧”,是他写给成都的见面礼,更展现了这个时期成都的风貌。除了繁华的都市,成都更有清幽的郊野。“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在成都的郊野,他垂钓、弈棋,享尽自然天成的野趣。
锦里先生乌角巾,园收芋栗未全贫。
——《南邻》
位于武侯祠旁的锦里,是西蜀历史上最古老、最具商业气息的街道之一,兴于秦汉,曾位于锦江南岸。
诸葛亮治蜀时,将蜀锦生产作坊集中于锦江南岸,并设立专职机构管理生产和销售。后来,锦里几经兴废。至现代,在成都武侯祠旁边按原址区域浓缩复建锦里古街,作为成都武侯祠博物馆的一部分,并于2004年正式对外开放。回望千百年前的锦里,无数文人墨客曾行足于此,流连忘返,并留下动人诗篇。除了杜甫的《南邻》,还有李商隐《筹笔驿》:“他年锦里经祠庙,梁父吟成恨有余”。

他在成都
感受文脉悠远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蜀相》
自文翁化蜀以来,蜀地便是重要的文化中心,这里有历史古迹、诗文锦绣,吸引着文人墨客,杜甫也不例外。杜甫刚到成都不久,便急急寻找一处古迹,迫切希望拜谒瞻仰一位先贤的祠堂,这便是——武侯祠。他在武侯祠游览后也写下了诸多诗作。其中最著名的还是《蜀相》——
图据 成都武侯祠
悠悠千年,世易时移,历代文人对于三国峥嵘岁月及诸葛武侯的深切追忆,定格成这座千年祠庙沧桑变迁的点滴记录。千年后,仍有源源不断的人们到访武侯祠,共同探寻历经岁月风霜的三国遗迹,感受当下的“锦官城外柏森森”。

万里桥新颜 图据 武侯区地志办
“成都万事好”
这样的成都,你爱了吗?